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 题号:16237023
1930年前后,斯大林指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甚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那些胡说必须降低我国工业发展速度的人,是社会主义的敌人,是我们阶级敌人的代理人”。据此可知,斯大林的论断(     
A.以追求建设速度作为终极目标B.推动苏联工业建设的开始
C.将经济发展与政治需要相结合D.表明冷战思维的存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名校
【推荐1】到80年代初苏联社会几乎所有阶层无一例外地因无自由而痛苦,经受着心理的折磨。知识分子想得到完全的民主和自由。大多数职员需要更好的组织和劳动报酬,特别是公平的分配社会财富。一部分农民希望成为自己的土地和劳动成果的主人。这主要说明
A.苏联的极权体制已失去存在的合理性
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已提上日程
C.美苏争霸的形势影响了苏联民众的生活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苏联改革失败而丧失
2016-12-12更新 | 2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二战后,苏联存在的最主要问题的是
A.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继续遭到破坏
B.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
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露
D.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导致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
2016-11-18更新 | 6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有学者认为:从斯大林时期起,历届苏朕领导人不顾生产力水平,只凭人为的生产关系变革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超前的“穷过渡”的社会主义模式必然难以维持长久。材料认为斯大林模式
A.由于超越经济发展阶段而存在弊端B.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自然形成的
C.通过排斥资本主义以变革生产关系D.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选择
2020-07-14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