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内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 题号:162546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罗斯福选集》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宣告了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破产。经过“罗斯福新政”的实践和凯恩斯的理论创新,战后欧美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20世纪80年代,面对“滞胀”局面,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大调整,出现了一股强劲的私有化浪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伴随着各种救市措施的出台以及国家干预与监管的恢复和加强,国有经济的比重又在明显的恢复当中。

——摘编自刘懦《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改革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苏共中央正式作出决定,在农业方面,为了发展工业,为了使国家能够掌握必需的粮食和农产品,只好通过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在很短时期内,把农村千百年来的个体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国家对集体农庄实行监督、管理和控制。这样,苏联就形成了两种所有制,而国家所有制又得以紧紧控制住集体所有制。

——徐春莲《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评价》

材料二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1935年4月1日,蒋介石列举发展经济的八条纲要,即“振兴实业”“鼓励垦牧”、“开发矿产”“提倡征工”“促进工业”“调节消费”“流畅货运”“调查金融”。此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提出了“建设国家挽救国难”的十项措施,目的是为了“尽人力、辟地利、均供求、畅流通,以谋国民经济之健全发展”。

——摘编自周绍英《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举描述评》


(1)据材料一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怎样的经济体制?分析这一经济体制对苏联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的政策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20世纪30年代中、美、苏三国的经济改革有何共同特点?
2019-09-03更新 | 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危机爆发三周后,胡佛要求国会通过降低所得税的法令,希望能减轻农民的负担……他相信面对灾难,联邦政府要有所作为,但联邦政府的作为应该是有限的。因为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都是可以自救的,政府应该是最后一个介入者,也应该是最谨慎的介入者……胡佛拒绝利用大萧条让华盛顿变成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群,因为那将侵蚀美国的立国原则。……他坚定地认为任何政府的大规模干预行为都与美国制度的传统相抵触。

—摘编自李海青《不可不知的美国历史》

材料二:这一法案(指《农业调整法》)在国会讨论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F·布里顿在众议院叫嚷:“国会审议的立法草案比苏俄现行的任何法律更加布尔什维克化。”

1936年,罗斯福在对前期“新政”作总结时指出:“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更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摘编自郝承敦《西方向东方借鉴的发轫》

(1)根据材料一概括胡佛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结合《农业调整法》内容指出该法案在国会引起争议的原因。综上所述指出胡佛和罗斯福制定经济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2018-05-18更新 | 8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中期,大明宝钞因严重贬值退出流通领域,白银以体积小、价值高分割熔铸、便于携带等天然属性,于天顺以后遥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以法律形式嘀定其货币地位,白银货币化基本完威万历年同,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看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当白银努力冲破政府禁令的同时,世界经济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以白银为栎志,明代中国与两个重要历史转折开端联系在一起。一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特型的开端,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因而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其有深刻意义。

——摘编自伊伊《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

材料二1934619,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1934年购银法》,下令白银国有化并从世界市场购银。美国的这一行动立即引发世界银价飞涨……银价暴涨造成西方在中国购买资源的支出大增,同时中国因受国际金价及银价波动的影响,白银不断外流,银本位币制难以维持。1935114,国民政府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后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发行国家信用法定货币。193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署《白银协定》,由中国向美国出售白银,美国维持银价的稳定,换取美元作为法币发行的外汇储备,法币改为与英锈及美元桂钩。中国实行法币改革的成效是极其显著的。至1936,将外国资产全部从白银置换为法币,这些财富是中国DP3,是中国法币发行重的8,不得不说是中国金融界的一场重大历史性胜利。

——摘编自张婕《中国近代货币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白银货币化的特点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背景及成效。
2020-02-11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