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2 题号:162694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1917年年底,俄国全国性大工业城市中的大型和中型企业,大多数都实行了工人监督,但资本家采取关闭工厂和息工的手段来反抗工人监督。为此,苏维埃政府提前来取措施将工业企业收归国有。1918年春季以前,列宁指出要逐步现固和发展由收归国有的工业、银行、运输业以及农村中的国营农场等组成的社会主义经济。到19189月,国有化的企业已有3000多个。1918年下半年,苏维埃政府决定将全部工业企业实行国有化。

——摘编自何振国《社会主义与私营经济》

材料二   列宁提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并多次讲迷了发展重工业的意义。他说:“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192811月,斯大林在联共(布》中央全会上指出:“迅递发展整个立业,特别是生产资科的生产,是四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和关键,是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上改造我国梦个国民经济的主要慕咄和关键,”这一观点的提出是由苏联的内外部环境所决定的。

——摘编自秦正为《国家利益: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内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18年苏俄政府推动企业国有化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大林要求“迅速发展整个工业,特别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原因,并指出其相应的举措。
21-22高一下·河南新乡·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列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曾指出“我们在上层制定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摘编自《列宁文选》

材料二美国资深政治家基辛格曾与邓小平讨论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他说如果你们成功,那将给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他的意思是,人类的认识规律将由此改变。

——摘编自《国际社会关注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思想,并说明为挽救1921年经济的严重失败列宁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辛格说“如果你们成功……人类的认识规律将由此改变”的原因。

2017-12-23更新 | 8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退回到国家资本主又上去……“

材料二   针对30年代大危机,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采取了救济和改革的政府干政策,颁布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1)材料一中列宁所说的“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与“用冲动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
(2)罗斯福新政是如何调节农业生产的?
(3)上述两国的经济调整带来了什么启示?
2019-08-24更新 | 6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1)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与“用冲动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针对30年代大危机,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采取了复兴、救济和改革的政府干预政策,颁布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2)罗斯福新政是如何调节农业生产的?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措施。

(4)上述调整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018-06-14更新 | 2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