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戊戌维新运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0 题号:16311263
戊戌变法时期,在中西学关系问题上,严复认为中西学为相异的“二”,中西学各有体用,“中国之不兴,宗法之旧为之梗也”;而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则认为中西学是相通的“一”,欲证成“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学。这两种观点主要体现了(       
A.二者的阶级属性不同B.救国思想主张的差异
C.对待西学的态度迥异D.宣传变法方式的分歧
【知识点】 戊戌维新运动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据统计,从1868—1895年,中译日文书共有8种,而从1896—1911年出版的中译日文书激增到958种,其中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类的172种,社会科学类的786种。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等重要的西方社会科学著作被翻译介绍过来。这表明
A.中国实践西方启蒙思想主张B.民族危机加深推动学习西方不断深入
C.日本成为中国主要学习对象D.资产阶级革命思潮主张进行社会变革
2021-12-12更新 | 3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如表是不同时期史学界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观点。据此可知(     
时期观点出处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和封建势力划不清界限;不反对帝国主义。李嘉所《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历史反思》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改良运动的产生,总是对抗革命、企图缓和社会矛盾,本质上是反动的。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戊戌变法》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客观因素:政治结构不平衡;社会结构不利于变法;文化氛围不成熟。主观因素:即变法者指导思想和具体策略的不完善。张喜云《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关于戊戌变法研究综述》
A.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认识B.认识历史很难客观全面
C.历史认识逐渐还原真相D.变法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2023-11-29更新 | 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895—1898年维新派在全国共设立学堂19所,他们不再要求青年学子潜心训诂词章,而是引进西方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倡导学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思想。据此可知,维新派
A.开创西式教育先河B.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
C.注重培养技术人才D.教育理念符合时代潮流
2020-04-14更新 | 2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