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325 题号:1655091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了梦想的民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张裕集团以自身百年的历史见证并实践着百年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2年著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为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该公司采用欧洲现代酿酒技术生产优质葡萄酒,建立了窖内恒温为摄氏11度的亚洲唯一的地下大酒窑,它是我国最早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酿造葡萄酒的大企业。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题词“品重醴泉”,以示嘉勉;1915年,在为庆祝巴拿马运河竣工而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张裕葡萄酒公司送展的“可雅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味美思)一举荣获最优等奖和4枚金质奖章,“可雅白兰地”因此而命名为“金奖白兰地”,成为世界名牌。这也是中国商品首次在国际上获得的殊荣。
材料二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张裕公司成了一家国有企业。……1994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挟品牌优势,成功发行8800万(B)股,成为国内同行业中首家上市公司,2001年张裕与世界葡萄酒巨头卡斯特集团合作,加速了张裕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几年来,张裕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骄人业绩。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怀着“实业兴邦”之梦的主要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哪个阶层?“张裕”建立后,仅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世界著名企业,请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功发展的原因。
(2)在中国近代如张裕一样的实业家们的中国梦能否最终实现?为什么?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张裕公司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指出发生变化的背景。
(4)综合上述材料,张裕公司的迅速发展说明了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困难 (0.15)
【推荐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中国发挥过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被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新式企业在沿海地区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列举有哪些新式企业?新式企业的出现有何重要意义?
(2)辛亥革命后,刺激民族资产阶级投资新式工业的社会思潮是什么?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哪些困境?
(4)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怎样的方式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013-07-05更新 | 97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困难 (0.1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謇主张:大生纱厂只是工商之事,如果“不兼事农”则“本末不备”。于是,1901年通海垦牧公司正式成立。《公司集股章程启》提出:“一务使旷土生财,齐民扩业;一为国家增岁入之资,收本富之利;一储通海小学堂、农学堂经费;一务使公司获最优之利,庶他州县易于兴起。”大生纱厂举其历年的积累之款,悉以入股。淮海实业银行,几以全部股本,经营垦植。鉴于当时日本棉商成为大生纱厂竞购通州棉的强劲对手,威胁着大生的原料供应乃至企业的发展。张謇主张“农产之重要,无过于棉”“广植棉产,以厚纱厂自助之力”。建议“久荒之地,听绅民召佃开垦,成集公司用机器垦种。……·国人能为地主而资力不足,外国人有资力,又有技术,而不能为地主,非合并而利用之,无以收化荒成熟之效,但须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自是以后的20多年间,数十万生计困难的贫苦农民纳入了农垦公司,开发利用沿海滩涂。

——摘编自殷定泉《论通海垦牧公司的历史功绩》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表

内容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
社会经济背景恢复国民经济发展重工业推进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农业经营制度变迁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合作经济集体所有制下的集体经营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双层经营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多元经营
农村土地制度农户所有集体所有集体所有、家庭承包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
农业发展目标恢复农业生产积累原始资本保障粮食安全保障食品安全

——郑淋议《中国农业经营制度:演变历程、问题聚焦与变革取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通海垦牧公司的经营方式及成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特点及意义。
2021-02-26更新 | 26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困难 (0.1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进出口贸易净值比较

(指数:1871年~1873年=100)单位:百万元

年份出口指数进口指数出超(+)或入超(-)
1871~1873110100106100+4
1881~188310898.2126118.9-18
1891~1893167151.8219206.9-52
1901~1903311282.7473446.2-162
1909~1911579518.2702662.3-132

材料二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进出口商品种类比较单位:%

进口商品
年代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机器及
大工具
原料建筑用品;设备;器材;燃料等合计消费品
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合计
18930.6-7.88.413.078.691.6
19030.7-14.315.022.362.785.0
19101.50116.017.617.065.482.4
出口商品
时间原料半制品制成品
农产品矿产品手工制造机器制造手工制造机器制造
189315.6-28.40.153.42.5
190326.80.417.211.932.96.8
191039.10.713.114.728.38.0

——材料均摘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甲午战争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变化。分析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后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的本质意义。

2017-11-14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