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 儒学的复兴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1656629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建筑是一种有形的文化,是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反映和见证。


1合肥包公祠。全名“包孝肃公祠”,是祭祀包拯的专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拯死后赐给他的谥号,评价、肯定了包拯的忠孝一生。


2徽州棠樾牌坊群。共七座,明建三座,清建四座,分别是鲍象贤尚书坊、鲍逢昌孝子坊、鲍文渊妻节孝坊、鲍漱芳父子义行坊、鲍文龄妻节孝坊、慈孝里坊和鲍灿孝子坊,体现了“忠、孝、节、义”。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关系方面加以阐述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儒学的复兴 解读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文化往往是进进出出,一会儿进入儒家,一会儿进入佛家,一会儿进入道家。清代的雍正皇帝可以代表历代开明皇帝的思维,用儒家治国,用佛家治心,用道家治身体。基本上是多元并举,不仅国家是这样,老百姓也是这样,谁也不排斥,这是中华文化非常好的开放互融的态势。

——摘编自余秋雨《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7-07更新 | 91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文化向为学界所关注。早在20世纪初、中期,学术界就有不少前辈和大家将目光聚集在宋代文化上,如,严复在《与熊纯如书》中写道:“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家人之所造就,十(之)八九可断言也。”王国维在《宋代之金石家》一文中也认为:“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陈寅恪更是对宋代文化赞美有加,提出了一个至今为人乐道的精辟观点,“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摘编自彭民权《江西文人群与宋代文学观念的演变》


归纳材料中的观点,并以宋代的文化成就对材料观点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1-02-10更新 | 99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陈独秀孔子董仲舒毛泽东魏源
朱熹黄宗羲邓小平李鸿章老子
梁启超胡造韩非子孟于严复
王阳明墨子蔡元培孙中山李大钊
从上表中,选取3~5个与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相关联的历史人物,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列出所选人物,论题具体明确,构建关联,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史实准确)
2023-06-20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