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16593731
第5枚:“开国大典”。

【邮票名称与编号】开国大典,图序20-5 J(2021年)
【发行日期】2021年7月1日,志号:2021-16
【选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纲要上册,第155、156页。
【画面介绍】
该票由众多元素构成,左下:华表、右下图:开国大典时的天安门、上图:礼花。邮票画面正上方正中间印有邮票发行标题,左下角写着图名:开国大典,印有邮票志号2021-16,右下角印有本张图片在套册中的图序及面值1.20元。画面运用油画方式手绘绘制而成,表现力、色彩浓度、笔触的运用使得邮票产生尊贵之感,与建党百年的喜悦气氛相得益彰。
【背景解读】
194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史称“开国大典”。下午3时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军乐团高奏《义勇军进行曲》,广场中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之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以胜利之师的步伐通过天安门,新组建的人民空军飞行编队矫健地飞越首都上空。傍晩,群众游行开始,工人、农民、学生、市民队伍高举红旗,纵情欢呼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当日,全国已经解放的各大城市都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夜晚最后有燃放礼花的环节。1949年10月1日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该邮票发行于2021年7月1日,即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纪念日。
【问题设计】
(1)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何时?
(2)新中国成立初期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什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累了经验,找到了一条符合实际的革命道路,在根据地开展了局部执政并带领群众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地位发生彻底转变,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性执政党,因而仅凭之前经验是不够支撑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就必须把恢复经济、提高生产力作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作重点。在推翻了三座大山后,人民群众对民主权利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从国际形势来看,过渡时期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也给中国共产党探索人民民主带来严峻的考验。因此在过渡时期发展人民民主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展民主政治建设,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摘编自尹可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的探索》

材料二   英国脱欧采取全民公投的直接民主方式,符合民主程序,但是民主合法性并不必然具有合理性,有相当部分的民众只是盲目地追随大众进行投票。因此从本质而言,全民公投是在政客精英的操控下,以程序民主代替了实质民主。西方民主治理有效性的下降阻碍了西方民主的发展,英国公投脱欧就是典型事件,公投期间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因此没有效率保障的民主最终将变成无效的民主。一个成熟的政党体制,能够合理规划与控制民主政治参与的幅度,激发公民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对维护国家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但英国脱欧公投后,就有很多民众不满公投结果,社会秩序也因此混乱不堪。虽然西方民主不适用于我国国情,但是对民主政治建设可以提供一些教训。

——摘编自董娜娜《从英国脱欧看西方民主政治困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人民民主探索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脱欧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教训。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和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建设对当代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启示。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1942年)

材料二: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

(1)你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说的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

(2)从材料二中说“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请结合三民主义的三大任务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

2018-01-15更新 | 4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文艺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旧)年画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民间艺术形式,由民间艺人根据民众的喜好和愿景,将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题材辅以特定的艺术想象绘制成品,供年节时粘贴于门框或室内墙壁上。其题材内容大多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如门神类(《神茶郁垒》)、迎福纳祥类(《金玉满堂》)、农令节气类(《女十忙》)、敬神祭祖类(《家堂》)等。

——摘编自朱斌《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年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塑造》

材料二

   

——图源网络;解读内容摘编自尹毅《抗战时期解放区年画研究》和朱斌《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年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塑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传统年画风格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两个时期的年画,从时代背景和影响的角度进行阐释。
2023-07-16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