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一战的经过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86 题号:16659189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袁世凯去世后,总统府与国务院互相争斗,双方在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问题上出现激烈交锋。日本鼓动北京政府对德宣战,并许诺缓交庚子赔款、提供参战经费。得到日本支持的国务总理段祺瑞为扩充自身派系的实力,立即接受了日本的条件。为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膨胀,美国改变了支持中国参战的态度,并向中国政府施压,强调在与美国协商之前“不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1917年3月,段祺瑞将对德绝交案及《加入协约国条件节略》,递交给受英美支持的总统黎元洪签字,遭拒。同月,一向反对参战的孙中山致电北京参众两院,认为参战“于国中有纷乱之虞,无改善之效”,得到不少国会议员的赞同。几经周折,国会最终还是通过了参战案。不久,孙中山策动海军总长程璧光率海军第一舰队南下广州,发动护法运动。

——摘编自桑兵主编《孙中山史事编年》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参战之争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一战的经过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12分)一战和二战,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8月4日,巴黎)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街道,引亢高歌:“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这是我们的阿尔萨斯,啊,啊,啊,啊!”唱到最后一个“啊”字,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
材料二 法国士兵路易·迈雷(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生)在1916年曾经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四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物理学理论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爱因斯坦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并简要分析这些观点?
(3)结合材料四,爱因斯坦整个一生都忠实地为没有战争的世界而奋斗,请举两例。
2016-11-18更新 | 8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材料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采取的“远距离封锁”,将其战舰停泊在远离德国海岸线几百英里远的地.方,以便于更有效的封锁北海海域。同时,英国选择这种大范围的封锁形式,是为了避免在近海可能由德国潜艇和水雷造成的巨大损失。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采取的封锁方式是“区域封锁”。德国宣布英伦三岛周边海域为特定的“封锁区域”。当然,德国之所以选择一个特定区域强化其封锁力度,最主要的因素是缺乏封锁整个海域的海上军事力量。英国的“远距离封锁”在战略战术上可以说基本取得了成功。而德国的“区域封锁”至少也在战术层面上取得了一定成功。

——摘编自崔岱《一战中英国对德经济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期间英德两国实施不同封锁方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期间英德两国实施封锁的影响。
2021-05-14更新 | 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和德国为争取其在华的利益,在中国青岛爆发了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战”中唯一的亚洲战场。19148月,日本趁着德国忙于欧战,无暇顾及其在亚洲的殖民地的时机,对德宣战,封锁胶州湾。9月,日军在要求中国军队保持中立的情况下,向青岛发起全面进攻。日本无视中国要求其把战事限制在租借地境内的合法要求,日本把军事行动不断扩大范围。鉴于青岛要塞属坚固的现代化要塞,且从对外关系上考虑需要迅速夺取,日本配备攻城重炮,海陆军协助作战,最终致使德军于11月签订停战条约,日军占领青岛。经过此次战争,日本取代德国成为青岛的殖民统治者,确认了日本在华利益的延伸。这次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严重侵害了中国的主权,也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反对。

——摘编自许诺《一战全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德青岛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德青岛战争的影响。
2021-05-08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