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科技成就 > 医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7 题号:1680230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代,上自官方下至民间,对医籍的校释整理形成了一个风潮,这一现象呼应了朴学传统(考据学)。清代医书的校诂,修正了不少前人的错误。举例而言,如《灵枢·营气》中“营气之道……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一段,《甲乙经》作“营气之道……上行抵脾,从脾注心中”,《内经》注家多随文衍义,如明代医家马莳注为“上行抵髀,即阴陵泉、血海、箕门等穴,俱在髀之内廉,属脾经穴”。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脾”“髀”为:“古文以脾为髀字”,依段氏注,此处所存之惑则迎刃而解。传统的天人相应的自然观与身体观是中国哲学与医学的观念。朴学运动中重塑的中国医学,其人文主义的表现有着自身的特点。

近代以来,伴随西学东渐,中医学的知识结构、理论体系、诊疗制度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中医学与西方近代医学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中医学没有像有些传统学科一样完全被西学所俘虏,直至今日还保有着独立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而且有着越来越受到认同的趋势。

-—摘编自张树剑《复古与开新:清代医学的朴学化及其精神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中医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中医学“直至今日还保有着独立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的缘由。
【知识点】 医学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5626日,针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落后面貌,毛泽东主席发布了著名的“六二六”指示:“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19689月,《红旗》杂志发表了题为《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文章,从此,“赤脚医生”作为村医的形象代名词走向全世界。赤脚医生一般选自当地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人,他们半农半医,经过3个月医疗卫生知识的培训,掌握了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知识,承担起农村卫生防疫、常见病诊治、妇幼保健、计划免疫接种、疾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等多项任务,担任了农村居民健康的守护人,成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我国的赤脚医生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三大法宝”之一,并作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范例”积极向世界推荐。

——摘编自李立明《从赤脚医生到健康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赤脚医生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赤脚医生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意义。
2022-04-10更新 | 8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最初是寺院创办了一些“病坊”,收治贫困孤病恶疾之人。唐德宗在长安、洛阳各置“普济病坊”。宋朝时设置有“安济坊”“养济院”等。这些“病坊”的存在,为贫苦无依的病患者提供免费的救助与医疗。唐代在地方设医学博士或医学生,写《本草》《一百集验方》,并掌“州境巡疗”。政府把所撰《广济方》中比较重要的医方,刻录在大木板上,置于乡村的交通要道旁,让百姓增加对疾病的认识。宋代也整理不少医方成书,颁行各州县,如《太平圣惠方》《简要济众方》等。这些验方的宣传,无疑对于提高民众的医学知识,展开医疗自救与预防疾病起了很大作用。古代医者所用药物,大多自采自用,行医卖药。到宋代出现了官办的惠民药局,打破了这一局面。惠民药局经营药物,为贫民治病,并在水旱灾害,疫病流行时,分发药物。由此,它对防疫治病,维护社会安定起相当大的作用。

——据许三春《古代中国乡村社会医疗救助初探》

材料二   凡世界文明之极轨,惟有医学……英人之初变政也,首讲求摄生之道、治病之法……故其民也,筋干强健,志气犹烈,赴国事若私难,蹈锋镝若甘饵,国之勃然,盖有由也。

不求保种之道,则无以存中国。保种之道有二:一曰学以保其心灵,二曰医以保其躯壳。今举四万万人之躯壳,而委诸庸医之手……何其不愚且弱也。

——梁启超《医学善会叙》

材料三   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是屠呦呦受《肘后急备方》等中医文献启示,用现代科技从青蒿中提取得到的无色针状晶体,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被誉为“拯救两亿人口的发现”“东方神药”。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宋社会医疗救助的突出特征及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特征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梁启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医学的认识。
2020-08-28更新 | 7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孙思邈(约581-682),目睹民众缺医少药,回顾自己幼遭风冷之疾,屡造医门,为治病而罄尽家产的痛苦经历,遂志学做一名“苍生大医”。他以历代名医为榜样,刻苦钻研医药典籍。他不仅重视书本知识,更注重实践。他遍历关中的山川,考察风土人情、采集药材、炼制丹药、沿途施诊,先后撰成《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等医学著作。《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是我国早期的医学百科全书。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他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这些医书问世后,备受世人瞩目,甚至漂洋过海,广为流传。宋徽宗敕封孙思邈为“妙应真人”,明清时期孙思邈被尊称为“药王”。

日本在天宝、万治、天明、嘉永及宽政年间,都曾经出版过《千金要方》,其影响可见一斑。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孙思邈成为唐代名医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孙思邈的历史贡献。
2021-12-04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