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 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1688386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吸取了隋朝“弃德穷兵,以取颠覆”的教训……对边疆地区的军事行动十分慎重。在此期间,尽管唐王朝曾发动了对东西突厥的战争……然在战争之后,唐朝廷也一反“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方针,而“抚九族以仁”,对少数民族实行较宽厚的羁縻政策。

——詹子庆、田泽滨《中国古代史》

史料二   松赞干布多次遣使至唐求婚,唐太宗意识到吐蕃是西部边疆的一支重要力量,640年乃许嫁远支宗室女文成公主。641年文成公主入吐蕃,携带着经史、佛经和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和佛像等。文成公主随从的人员中有相当数量的工匠,他们成为传播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的使者。650年,松赞干布逝世,文成公主继续在吐蕃生活达30年,致力于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民歌、传说等形式在汉藏民族间广泛传播。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根据史料一,分析唐太宗采取的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文成公主的活动。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农耕文明与疆域变迁]

材料一

西汉形势图

张骞“凿空”后,西汉开始控制西域,第一次形成由河西走廊连接中原和西域的版图,形状如图。

西汉末年,西域为匈奴所控制。东汉前期,朝廷恢复对西域的管控。东汉末年,中原政权再次失去西域。曹魏西晋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再一次形成。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盛唐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又一次形成。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等

材料二   中原王朝一般属于农耕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经营的区域往往是农耕区。其疆域也往往以该区域的边缘为界:北阻大漠、草原,沿年均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修筑长城,区隔游牧;东南阻于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西南阻于山高流急的横断山脉和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只有西北沿河西走廊的狭长农耕带通向新疆。

新疆以天山为界,北有准噶尔盆地,南有塔里木盆地,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雪山融化,形成了绿洲农业,也便于中原王朝驻屯军队。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版图相较秦朝时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设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形状版图反复出现的原因。
今日更新 | 31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大体存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两种基本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域设置都护府的形式从汉代一直延续至唐代。唐代还将这种制度推广至东、北、南、西各个方向的边境地区。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唐朝开边之后,对当地民族采取羁縻式管理,委其首领自治,驻军较少。但此种统治方式不稳定,后东突厥重为边患,契丹等族也一再生事。唐廷被迫大量增加边防驻军,形成若干边防大军区,其长官称为节度使。节度使本职仅管军事,然边地形势复杂,为重其权,常使之兼管军储、财政,进而监察地方。因联防需要有时或以一人兼数节度使。于是形成边将权重的现象。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   宋代行政区划与唐无大差异,而行政组织与运用则大有不同。盖宋室君臣鉴于唐末、五代藩镇权重,故对于地方行政采取绝对控制政策。其方法:最高级地方行政区划之路,不置元首性之长官,而以帅、漕、宪、仓诸司,分掌众务,不相统属,互相牵制不能自专。上自诸路使司,下至县知事,皆以中央文官权充,以便中央直接控制。犹惧知事官权太专,又置通判,以资牵制与监视。

——摘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1)结合所学,列举材料一所述的唐代在四周边疆设置的都护府。
(2)依据材料二分析唐朝设节度使的原因,结合所学论述此举的后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020-10-22更新 | 12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后,注重经营西域。在击败匈奴后,西汉于公元前115年,设立酒泉、武咸两郡,移民实边,将屯田和防御相结合。公元前60年,郑吉被任命为西域都护,“护车师以西北道”,统管天山南北各地,府治乌垒城,西域地区自此划入中央政权的版图。西域都护府为往来使者、商旅供应食宿,提供安全保护,并陆续清理和增辟新的道路,以确保中原与西域交通的畅通。

——摘编自郭丽《西汉时期的西域开发及其民族关系》

材料二   李世民提出的“胡汉一家,厚德载物,汉胡合治”是唐朝治理西域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根据不同地区的社会实际和民族情况,唐朝在西域地区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逐渐形成了由州县管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以及羁縻州府构成的多重管理体系。在政治区划方面坚持分而自治,推行轻税制,以西域四镇诸胡子弟与蕃将为捍卫边疆的主要力量,在文化方面,唐朝实行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以华夏文化为主导,与诸胡语言文字、文化民俗并存。大唐治理西域150余年,天山东部伊西庭三州核心地区基本安定,汉胡人民团结奋发,将西州(高昌城,今属吐鲁番)建成丝纲之路枢纽、国际都市。

——摘编自程喜霖《略论唐朝治理西域的战略思想与民族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经略西域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西汉相比,唐朝经略西域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经略西域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2022-03-17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