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27 题号:1692469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创作时间歌名歌词(其中部分歌词为节选)
1912《五旗共和歌》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26《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1935《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1943《解放区的天》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呀呼嗨嗨,一个呀嗨,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呀呼嗨一个呀嗨
1950《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982《我的中国心》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2016《不忘初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
依据材料中列举的不同时代的中国歌曲,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对歌词.中包含了的丰富历史信息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作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政治概念之一、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其内涵指涉呈现出丰富而多变的历史图景,见下表。

中国古代西域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西域传》,指葱岭以东地区,有时也指包括中西亚、印度、东欧和北非在内的大片地区。“西洋”一词首先出现在五代,范围逐步扩展到印度及非洲东部。明末清初“西洋”指大西洋沿岸的欧洲各国。
晚清与民国初年“西方”不仅仅是地理范围上的欧洲、美洲,还包含了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和文化层面。
新民主主义革命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期间,“西方”概念具有双重内涵指向即作为侵略者而被谴责的“西方”和动员西方无产阶级进行世界革命的“西方”。
抗日战争期间,将“西方”概念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国家”和“西方法西斯”。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反思近代以来中国先进仁人志士向“西方”探寻的救国救民的道路,“西方”主要作为被反思的对象出现。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时期“西方”概念在国内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而进行批判的对象,也是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思想的目标对象;在国际上,是与亚非拉国家产生共情、建立外交关系、树立自信的批判对象。
改革开放新时期“西方”概念主要是指经济上“西方”,形成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对西方开放”,“同西方世界合作”,“不能照搬西方”等概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西方”概念的运用是站在世界历史角度看“西方”,并形成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世界历史角度审视西方发展”,“博采东西方各国之长”,“共同发展”等概念。

——摘编自黄晓娟、胡国胜等《中国共产党“西方”概念的起源与话语变迁》

围绕“西方概念在中国历史上的话语变迁”这一主题,从表中提取至少三个历史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表述成文,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4-10更新 | 367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民族危亡与个人抉择

如表是中共一大部分代表人物的简要人生经历。

中共一大部分代表简要人生经历
董必武1919年在上海参加五四爱国运动。
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参与党纲起草工作。
1934年走完长征路,担任中央党校校长。
1948年,成立华北人民政府,担任主席。
1949101日,站在毛泽东身边,参加开国大典。
周佛海1917年赴日本学习,开始信仰共产主义。
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成为唯-从境外赶回来的海外一大代表。
1924年正式脱党并获批准。
1940年任伪财政部长、伪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伪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
1946年被判通谋敌国,处死刑。
邓恩铭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
1925年发动青岛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7年出席中共五大。
1929年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
1931年慷慨就义,时年30岁。
何叔衡1920年冬,与毛泽东共同发起成立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
1931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出出
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
1935年,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
根据上述材料,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1-29更新 | 20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1840年至191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2.1921年至1949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1956年至1978年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4.2012年至2035年

○中共十八大召开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5.2049年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是重庆八中某同学依照李熠《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创新》一书的主要内容总结的框架,根据笔记内容,任选两个时间点,指出这两个时间点之间的历史时期,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对该时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列出两个时间点,正确写出历史时期,阐释的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2024-05-26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