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1 题号:17092481
1567年年初,明穆宗出于沿海地区居民生计和打击海上走私贸易等需要,开始允许民间商人出海进行贸易。这反映了(     
A.朝贡贸易的复兴B.台湾地区的收复
C.沿海倭患的消除D.海禁政策的中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明成祖初年,对日本来贡曾“厚礼之”。此后,因其多次朝贡逾制,明政府向日本重申“十年一贡,人止二百,船止二艘”的规制并严格执行,日本即基本中断了与明廷的交往。与此情形类似,其他一些国家也逐渐“朝贡不常”。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对日贸易出现逆差B.日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朝贡贸易缺乏动力支撑D.海禁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2024-05-21更新 | 1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明初,郑和船队多次远航,“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中期,戚继光与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稳定了东南沿海形势。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明朝前中期(     )
①民间走私贸易活动猖獗 ②经济实力居于领先地位
③政府重视发展朝贡体制 ④领海主权得到有力维护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14更新 | 8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421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永乐皇帝在诏令中规定“赍敕及锦绮纱罗绫绢等物,赐诸(朝贡)国”,并为他的船队提供了银两铜钱等,以便在印度洋国家进行贸易;1430年,宣德皇帝也“特遣太监郑和、王景弘等赍诏往谕”印度洋各朝贡国,同样命令郑和等领取了为购买阿丹(今也门港市亚丁)等国“进贡方物”而准备的苎丝瓷器等物品。这些诏令体现了郑和下西洋(     
A.以宣扬明朝国威为目的B.政治与经济的双重目的
C.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D.实施了开放的海洋政策
2023-12-07更新 | 1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