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 经济的发展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8 题号:1716689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977 年,北宋于镇州、易州、雄州、霸州和沧州等州“各置榷场”,辽于琢州新城、振武军和朔州城南置榷场,进行官方贸易。后因范阳之战,罢互市。公元988年宋太宗下诏:“幽蓟之民,皆吾赤子,宜许边疆互相市易。自今缘边戍兵,不得辄恣侵略。”但不久又罢。公元1002年,应契丹之请,恢复互市,置场于雄州。“澶渊之盟”后,双方达成协议,在河北沿边陆续开放榷场。……由朝廷派官员专管,并由当地通判兼管其事,后又终仁宗、英宗两朝。从双方交换的物品来看,宋输出的主要品种有香药、犀角、象牙、茶叶、缯帛、漆器、瓷器、粳糯和书籍等。辽输出的物品有羊、马、橐驼、银钱、布等,羊是其中的大宗货物。宋方严禁私市硫磺、焰硝、卢甘石、水银丹漆,或“堪造军器物”以及直接影响国计民生的盐、米等项。辽国也同样如此,特别禁止向宋输出马匹。

——摘编自王晓燕《论宋与辽、夏、金的榷场贸易》

材料二 宋朝在雄州 等地开设了榷场,作为双方经贸文化交流的主渠道。辽国对宋朝的出口,有牲畜、矿物等特产。辽国从宋朝进口了大量物资,民众的吃穿用住等越来越依赖宋朝的供应,甚至辽国干脆放弃了铸币权,城内全部流通宋币。与此同时,大量中原书藉经由榷场流入辽国,潜移默化改变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使其更接近中原汉族士民。

——摘编自唐博《千年雄安——宋辽时 代的榷场边贸》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辽时代榷场边贸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宋辽榷场边贸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辽时代榷场边贸的积极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城市经济以服务行业和手工业为主,商业贸易对城市发展的贡献相对小一些。这与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有关,更与政府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中国大部分城市的职能是以政治军事为主,即使宋代以后,专门经济型城市虽有所发展,但在城市数量中仍占较小比例。中国传统城市没有特定的“圣地”,没有教堂或广场。中国古代城市形成了从诗社、画社、酒肆、茶楼到瓦肆、勾栏等一系列能够满足社会各阶层文化生活需求的场所。

——摘编自李纯《中国古代城市制度变迁与城市文化生活的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2023-10-07更新 | 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许多学者用“革命”一词来概括宋代经济社会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绿色革命

材料一   宋初,北方作物的大规模南移和占城稻的引进推广,在耕作制度上带来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在同一块地上不同作物可以接续栽种。不少茶农、桑农、果农等不再是为自身的直接消费而生产,而是把产品投入市场,转换成货币,再购入粮食、布帛等生活必需品。

——摘编自张其凡《中国大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农业发展的新气象并分析其影响。

城市革命

材料二   开封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属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交易。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

社会革命

材料三   宋代部分官员的家庭出身信息

姓名朝代官位家庭情况简介
范仲淹北宋参知政事、知颍州等家境贫寒,父因病卒于任所,母贫困无依
李邦彦南宋太宰银工
京镗南宋丞相经营盐铺

材料四   仁宗朝,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无有贵贱,谓之齐民。……古者乡田同井,人皆安土重迁,流之远方,无所资给,徒隶困辱,以至终身;近世之民,轻去乡土,转徙四方,固不为患。

——摘编自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宋朝时期社会有什么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是什么?
2022-11-10更新 | 8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11世纪,西欧封建政权建立并巩固,城市、贸易获得发展。城市兴起后,人口一般由中小封建贵族、官吏、士兵、教士以及手工业者和中小商人构成,其中又以工商业者为主。12世纪,法国城市居民明显增加,市民阶层形成。为了摆脱封建领主的控制,市民们联合起来,同封建领主顽强斗争。经过斗争,他们不仅获得了人身自由,还争得了城市的自治权利。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城市的统治地位,市民阶层迫切需要国家的统一和王权的强大。因而,它很快就与王权结成联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靠市民阶层的支持,法国的王权才得以逐渐加强。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市民阶层全面兴起。除了不断壮大的工商业群体,市民阶层还包括为数不少的商业性文化演艺人员,以及具有商业观念与城市意识的官吏、士人、地主、农民等。他们之间的社会等级关系并不是身份性的,而是在贫富分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且随着财富状况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同时,各种市民社会组织的涌现,表明市民阶层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对城市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受到既有政治权力体系和小农经济的双重限制,南宋时期的市民阶层并没有成为主导城市发展的社会力量,更无法承担起社会变革主力的角色。

——摘编自陈国灿《论南宋江南地区市民阶层的社会形态》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后期法国和南宋市民阶层发展的异同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2024-04-18更新 | 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