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1 题号:1721153
下表为1942~1944年陕甘宁边区庆阳县参议员统计表,它表明当地
A.停止划分阶级成分B.实现了人人参政
C.扩大中农贫农权益D.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知识点】 全民族英勇抗战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40年,在山西蟠龙镇,彭德怀亲自指挥一二九师三个旅围攻日军一部300余人,苦战一天,仍有约60名日本兵逃脱,一二九师伤亡2000余人。有人考证,当时日军有2挺重机枪,18挺轻机枪,18具掷弹筒。材料说明
A.国共合作是八路军想取得胜利保证
B.共产党军队的武器装备远不如日军
C.由于指挥上的错误导致战役的失败
D.需要大规模的外援才能战胜日本
2016-11-27更新 | 11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如图是画家丰子恺的漫画。该作品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风格B.意在批判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C.深受同时期西方流行艺术的影响D.有助于塑造民众的国家认同观念
2020-05-23更新 | 1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38年3月,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第三党)在其政治主张中指出:“在抗日期中,人民绝对地承认政府的权力应当强化,但同样地否认应该有官僚群压迫和剥削人民的权力;……人民认定抗日救国是人民的义务,但同时认定过问政治是人民的权力。”这反映了
A.国民政府开放党禁
B.民众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C.官僚资本受到抑制
D.救亡与民主化相互促进
2017-04-18更新 | 1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