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 经济的发展 > 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1730588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统一全国以后,农业生产开始恢复,到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发展到高峰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粮价越来越便宜。开元十三年(725年),“东都斗米十五钱,青(州)、齐(州)五钱,栗三钱”。此后直到天宝末年,物价长期稳定。随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唐前期的户口数逐渐上升。唐高祖武德年间,全国有户200余万,贞观初年增加到300万。神龙元年(705年)全国有户615万多,人口3714万。天宝十四年(755年),全国户数增至891万多,人口5291万多。这一数字是唐代人口统计数的最高值。经过劳动人民一百多年的艰苦奋斗,耕地面积也大幅度增加,据估计,天宝时实有耕地面积约在800万顷至850万顷之间,略高于西汉时的最高垦田面积。

——摘编自陈秀平、欧阳庆芳《隋唐时期农业立法及农业发展状况浅析》

材料二 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土地的开垦,宋太祖到宋真宗之间约40年的时间里,新垦土地增长了1倍,达到了约3498万公顷。“土狭人稠,田无不耕”“虽晓确之地,耕耨殆尽”。宋代法律对土地的保护日趋完善规定:“满五年,田主无自陈者,给佃者为永业。”土地的大量开垦和土地权属的确定,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北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颁行了《农田水利法》,鼓励百姓开垦土地、兴修水利,修复了一些汉唐以来所废弃的陂塘、堤堰、沟渔,农田产量大大提高,农业经济一度繁盛。宋代农耕技术的提高和农具的改进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业发展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倾向和人口的增长。

——摘编自杨楚昕《宋代农业经济繁荣的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促进唐宋农业发展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农业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地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民以食为天,饮食在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的主粮结构主要由粟、麦、稻构成。粟、麦的生产和消费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粟、麦两者相比,粟的地位更高,而麦为“杂稼”、“杂种”之属。北宋时,稻米不仅是南方居民的主粮,也是北方广大城市居民和军队、官员的主粮。为防备契丹铁骑南侵,政府鼓励北方种稻,河北沿边,“自顺安以东濒海,广袤数百里,悉为稻田”。真宗时期,占城稻传入,其成熟得快和耐旱的特点使人们得以扩大稻谷的栽培。宋代麦的地位超过了粟,南方麦类的种植面积得到扩大。

——摘编自刘朴兵《从饮食文化的差异看唐宋社会变迁》

材料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明朝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近代以前,西餐就经早期的西方来华人员而传入中国,很多人认为“夷人”烹制的“番菜”和刀叉“茹毛饮血”式的饮食习惯,既不卫生也很野蛮。鸦片战争后,大量西式菜肴进入租界。在一些人眼中,西方国家成为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其饮食文化也披上了绚丽的外衣。很多西餐馆地道的手艺加上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很快使得西餐在中上层群体之中打开了市场。与此同时,“西菜中吃”日益流行,通过改良,西式菜肴逐渐以新的面目融入上海本地的饮食体系中。

——摘编自吴百欣《近代上海西菜改良与饮食观念演变》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宋主粮结构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稻米地位上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推动中国民众西餐观念转变的因素。
2024-01-27更新 | 3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唐后期、五代到宋朝,土地私有制在土地占有形态中完全占据了压倒优势。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转移十分频繁。时人形容为“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甚至还有“千年田八百主”的谚语。国家针对民间的土地交易制定了详细的法律规范,只要经由官府办理合法手续,订立契约并纳税,土地交易就会得到承认,受到法律保护。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用书

材料二   “应典卖,倚当庄宅田土,并立合同契四本,一本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注1022年政府规定)

——《宋会要辑稿》

材料三   宋朝土地买卖契约残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土地交易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土地交易中商业契约的作用。
2022-10-15更新 | 9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宋代各类民事诉讼案件中,以田讼最突出,其中扬州、淮南、福建等地邻里之间、族人之间、主客户之间等土地之争频发。自北宋初年起,官府就不断修订与田产相关的条法。南宋宁宗年间,有吕氏兄弟二人分户而立。弟死无嗣,其兄吕文定向官府讼告堂叔占据其弟田产。经审理,堂叔已实际购得该田产,但吕文定事先不知情。官府根据“凡典卖物业,先问房亲。不买,次问四邻”条法,判田产归吕文定所有。

——摘编自牛杰《宋代民众法律观念研究》等

材料二   中世纪的西欧庄园里,份地受让人须经庄园法庭将土地先“交还”给领主,再经领主“接纳”后才能取得土地。领主与份地受让人的约定条件、交换过程以及相关义务都载入庄园法庭的卷档中。农民拥有的土地不能随意交换和买卖,但领主也不能随意收回。在一个案件中,领主试图剥夺一个农民的某些土地,理由是农民超过了其有权持有的数量。该农民争辩说“此前一直根据习惯法持有几份地产,而无需特许状,也未受罚和受到指控”。庄园法庭审理的最后结果是“将这个问题搁置起来,直到达成更充分的协商”。

——摘编自肖培栋《浅析西欧中世纪农民对土地的合法占有权》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社会田讼现象频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土地制度的特点,说明庄园法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两则诉讼案例体现的不同法律理念。
2023-02-28更新 | 7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