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5 题号:17324975
下表为《尚书》不同篇章的记载。这反映出当时(     

记载

篇章

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

《召诰》

惟天不畀不明厥德。

《多士》

惟我周王灵承于旅,克堪用德,惟典神天。

《多方》

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予曷敢不于前宁人攸受休毕。

《大诰》

A.等级意识逐渐弱化B.已有敬天保民观念
C.强化神权统治思想D.阶级矛盾渐趋激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面对辛丑之后的瓜分危机和席卷而来的“西化”浪潮,章太炎、刘师培等人成立“国学保存会”,出版《国粹学报》,搜罗古籍,编刊《国粹丛编》《国粹丛书》,形成了一股较有影响的学术文化思潮。该时期,学者的主要目的是(     
A.排斥和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B.依托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信
C.借助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D.保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023-02-22更新 | 7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万历十二年(1584年),王阳明被朝廷认可为正宗,强调自我、摒弃权威的心学从此取代程朱理学,成为社会思想的主流。这一变化客观上(     
A.与专制皇权的强化相伴随B.削弱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符合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D.推动了伦理价值观的转向
2024-04-09更新 | 9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清初大学者颜元“讥宋儒偏重读书”,倡导“习行”教学法,他认为,要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必须通过自己亲身的“习行”,“躬行而实践之”。这些主张最接近(     
A.朱熹的“格物致知”B.徐光启研究的“西学”
C.王阳明的“致良知”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2024-03-31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