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 秦朝的统一 > 秦朝的政治制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1735059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传统农业对水利工程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和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剑桥中国秦汉史》


(1)史料一反映了秦朝中央官僚机构怎样的特点?
(2)根据史料二,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山东是我国经济和文化大省,历史悠久,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历史上的山东行政图



(1)图一反映的山东大地出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它是何时实行的?
(2)图二中,山东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始于何时?
(3)以上所述两种政治制度在地方权限上有何不同?各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021-09-28更新 | 18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每到十月,天象恰好与这一都城乃至整个“天朝”的布局完全吻合这时的“银河”与渭水相应,“离官”与阿房官同经,“阁道”与经由牵牛桥抵达阿房的驰道交相辉映,形成一个天地人间一体化的神奇世界。

——陈江风《天文与人文独异的华夏天文化观念》

材料二   历史上,在中央政府正式确立丞相制度的是秦朝。但作为一种官职,“相”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不过,它作为总理国家内政的最高级官员的含义却是直到战国后期才最后确定的。当时人们把百官之长的官职称“相国”或“相邦”。只有在秦国,丞相才成为一个真正的官名,并成为真正的“百官之长”。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3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营建都城的理念,分析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先秦与秦朝“相”制的异同。
2022-08-30更新 | 15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政治文明的演进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 从人治到法治体现社会不断前进的步伐。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图l、图2、图3三幅图片

图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图2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图3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
2017-12-20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