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赋税制度(汉-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174012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怀集庸调银饼

材料二

至德宗相杨炎,遂作两税法,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置两税使以总之,量出制入。户无主、客,以居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新唐书·食货志》


(1)分别指出材料一、材料二的史料类型及其体现的赋税制度。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赋税制度变化的背景。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赋税制度变化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制度创新与国家发展】

材料一   建中元年(780年)……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幸。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

——《唐会要·租税上》

材料二   英国革命(16401688年)建立了公然反对王朝的议会权威,并把一个寡头政府强加给这个国家。……到18世纪中期,英国对议会负责的新型内阁制政府开始令欧洲大陆的观察家们刮目相看,它竟能同时成功地对外进行战争和对内保持自由和秩序,最重要的是,英国议会坚持认为有产者在制定法律、确定政府的政策以及管理地方事务中起积极作用。……英国比较自由的制度,为经济技术创新提供了自由发展的天地。

——【美】威廉·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唐中期赋役制度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史实分析说明英国制度创新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2023-10-10更新 | 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唐朝怀集庸调银饼

材料二   至德宗相杨炎,遂作两税法,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置两税使以总之,量出制入。户无主、客,以居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新唐书·食货志》


小明同学要研究唐赋税制度,找了以上两则材料,请指出材料一、材料二的史料类型及小明同学的研究方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赋税制度变化的影响。
2023-12-25更新 | 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制度变革是中国古代改革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体现出衰败的趋势,至春秋时期,井田制度已无法激励生产积极性,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民不肯尽力于公田”的局面时有发生。至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革,意在废弃井田制度。

——《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演进的逻辑及其当代启示》

材料二   780年,唐德宗实行两税法,要点是:量出制入;商贾所在州县纳税三十分之一,使与定居的人负担均等;定居的人,分夏秋两次纳税;两税都按钱计算;租庸调及其一切税目全部废除。

——范文澜《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战国时期土地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变革土地制度方面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赋税制度征税的标准变化,简述两税法的积极意义。
2021-04-12更新 | 1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