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6)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57 题号:17445716
1952-1981年中国工业产值及其变动下图所示。该图表明这一时期中国(     
1952年1957年1978年1981年
内地30.6%33.2%39.1%39.5
沿海69.4%66.8%60.9%60.5
1952-1981年中国工业产值分布(%)
A.工业发展重心的倾斜B.沿海地区工业基础的雄厚
C.工业区域格局的转变D.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建立
2023·福建厦门·一模 查看更多[6]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1964—1978年,国家在川贵、云、陕、甘、宁、青等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新建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沿海一些工业企业也搬迁到西部和西北地区,这就是“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旨在
A.改变旧有工业布局
B.加快发展内地经济
C.备战应对国际局势
D.创新科技调整经济
2019-06-01更新 | 19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一五”计划时期,在苏联援建的150个实际施工项目工程中,国防工业企业44个。从“三五”,计划开始,我国用了近3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实施了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国防工业发展战略,并投入了国家大量经济资源。这些措施旨在
A.加强国防建设B.借鉴苏联建设经验
C.维护国家安全D.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2021-04-13更新 | 3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下表为1953年至1985年间鞍钢向外输送、代培人力情况统计表。鞍钢这一做法(     
省级行政区数量(个)单位数量(家)输送人力(人)代培人力(人)
27300余50000余120000余
A.保证了“大跃进”运动的顺利开展B.极大地优化了新中国产业结构
C.顺应了改革开放工业化的建设需要D.利于新中国各时期的经济建设
2023-05-08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