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1750279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质量,如“半两”“五铢”,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文字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纸币交子。明初,白银普遍流通,一两白银值铜钱1000文。

——摘编自千家驹、郭彦岗著《中国货币演变史》

材料二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就是建立在一种双金属通货制的基础之上,日常购物用铜钱,较大的商业交易用白银。16世纪白银成为通用货币,大部分税收都以银子来计算交付,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清代。铜钱要铸造,而银子不用铸造。这两种货币金属的兑换率随着供应情况很容易波动,对所有百姓有直接的影响。虽然纸币最早产生于中国,但明初几次试发纸币都不成功使得纸币不受欢迎,很快清朝政府就下令禁止再发纸币。

——摘编自韩书瑞《十八世纪中国社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货币演进发展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货币发展状况及其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货币之路

材料一     中国近代货币统一进程大事简表

时间事件
1887张之洞率先设局自铸新式银元,此后各省纷纷仿行。
1910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定银元为国币,铸币权收归中央政府。
北洋时期中央政府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铸壹圆银币,但各省所铸小银币依然在流通,外国银行钞票也始终占主要地位。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8年,国民政府提出废两改元,为统一货币打下基础。1935年。
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改革”,统一发行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后又将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
解放战争时期法币因恶性通膨胀而走向崩溃,直到1949年中国货币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据冯郁《近代中国货币统一的进程》

材料二   2016101日,人民币被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后第五种入篮货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末,人民币储备总额为1228.02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份额为1.23,较2016年同期增加0.15个百分点,是继美元(62.7)欧元(20.15)日元英镑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后的世界第七大储备货币。

——摘编自谈俊《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政府统一货币的举措,并分析阻碍货币统一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认识。
2023-11-16更新 | 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历(唐代宗年号)七年,销千钱为铜六斤,铸器则斤得钱六百,故销铸者众,而钱益耗。大历十年,诏天下铸铜器,每器一斤,其直(值)不得过百六十,销钱者以盗铸论。然而,民间钱益少,缯帛价轻,州县禁钱不出境,商贾皆绝。……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轻装趋四方,合券(凭据)乃取之,号“飞钱”。
——摘自《新唐书.食货志》
材料二 (宋)太祖时,取唐代飞钱故事,许民入京师,于诸州便换……,许商人入钱左藏库,以诸州钱给之,而商旅先经三司投牒,乃输于库,所由司计一缗(古代计量单位)私刻二十。开宝三年,置便钱务,令商人入钱者诣务陈牒,即日辇至左藏库,给以券,仍敕诸州:凡商人赉(携带)卷至,当日给付,不得住滞,违者科罚。自是毋复停滞。
——摘自《新唐书.食货志》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飞钱”出现的原因。(不得直译或者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在“飞钱”汇兑方面新发展(不得直译或者摘抄原文)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飞钱”汇兑方面新发展的原因
2016-12-13更新 | 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从宋代至元明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猛,长途贸易也随之发展起来。客观上需要易于携带且价值量大的货币。明朝建国初是以铜钱为法定货币,洪武八年,明太祖命中书省造大明宝钞,在发行时就以法律禁止民间不得以金银、实物交易,违者治罪。但由于明代宝钞的发行并无准备金,宝钞在发行之初便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导致了百姓对宝钞的极不信任并弃而不用,迫使明政府接纳和认可了这一趋势。万历年间实行“一条鞭法”,“计亩征银”,最终在制度上确立了白银法定货币的地位。明代银本位制的一个致命缺陷在于货币供给的不稳定,无法根本解决白银的供求矛盾,是历史的机遇促成了白银货币化切实可行。

——摘编自陈昆《宝钞崩坏、白银需求与海外白银流入》等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国内货币市场极为混乱,在国内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主要有银两、银元、铸币以及各式各样的纸币等等。美国罗斯福总统于1934年6月实施“白银”政策,规定白银实行国有,大幅度提高银价,致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始于1935年11月3日,财政部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其中规定中央、中国、交通3家银行发行的货币为法币,改革后的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实行白银国有,禁止白银流通,放弃银本位制,采用外汇本位制。

——摘编自互联网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中期白银货币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和南京国民政府货币演变的差异,并评价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2018-04-11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