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58 题号:1763318
某书中指出:“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对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
B.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C.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改变了农业优先发展的状况,实行工业优先发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有些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材料最能直接反映苏联
A.小农经济仍长期占优势
B.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C.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
D.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017-11-17更新 | 19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40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愤怒的葡萄》在苏联没有通过审查,原因是苏联的审查官无法理解为什么电影中最贫穷的一家人会拥有一辆卡车,他们认为这是对资本主义的美化。这反映当时
A.美国综合国力远远超过苏联B.苏联开始遭到西方全方位封锁
C.美苏意识形态分歧加剧冷战D.苏联的工业化存在结构性局限
2021-08-03更新 | 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世纪30年代,“非共产主义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曾排着队去莫斯科探寻‘计划’的秘密”。莫斯科“计划”
A.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B.是战胜一切法西斯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
C.是新兴独立国家借鉴的模式
D.推动西方国家向宏观调控的现代经济过渡
2019-02-16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