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工业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 题号:7609424
20世纪30年代,“非共产主义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曾排着队去莫斯科探寻‘计划’的秘密”。莫斯科“计划”
A.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B.是战胜一切法西斯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
C.是新兴独立国家借鉴的模式
D.推动西方国家向宏观调控的现代经济过渡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表为1925~1953年苏联(俄)工农业生产指数简表(1913年为100),据此可知(     
时间(年)1923192819401953
工业产值77.31328522143
农业产值112124141146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效显著B.集体化使农业生产衰退
C.苏联的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D.苏联致力于工业化建设
2022-09-09更新 | 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中在农业方面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实现集体化,但农业的产量却是非常令人失望。这说明
A.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化的道路弊端严重
B.一五计划严重脱离了当时苏联国情
C.农业集体化拖累了苏联的工业建设
D.战争环境致使苏联忽视了农业生产
2017-07-19更新 | 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俄罗斯2008年版历史教材中指出:“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由于它不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压垮’了”。“压垮”新经济政策的是
A.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危机
C.苏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
D.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
2019-06-11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