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选官制度(汉-唐) > 隋唐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6 题号:17643289
中国古代,士大夫通过其官宦仕途,包括地方官经历,致力于建立局部秩序或地方秩序。正是这!大夫孜孜不倦的努力,打下了帝国的基层根基。礼治是社会秩序的构建机制,士大夫是礼治的载而科举制可谓是礼治的专业化过程。材料意在说明科举制(     
A.拓展了读书人积极入仕的渠道B.夯实了基层管理的社会根基
C.促进了封建思想和文化的传播D.构建了礼制文化的制度框架
【知识点】 隋唐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科举选官制度(     
A.避免了家世出身对人才选拔的影响B.标准单一、压抑个性、禁锢思想
C.分科细致、选官制度凸显等级森严D.开启了分科取士的官员选拔方式
2024-02-09更新 | 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唐著名文人柳冕在给宰相权德舆的信中说:“进士以诗赋取人,不先理道;明经以墨义考试,不本儒意;选人以书判殿本,不尊人物;故吏道之理天下,天下奔竞而无廉耻者,以教之者不末也。”这说明,当时(     
A.科举制存在不足之处B.儒家经典遭到了冷落
C.宰相控制官员选拔权D.政治腐败现象的严重
2023-02-17更新 | 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唐朝中期,李贺赴长安参加科举。因其父亲名为李晋肃,认为“晋”与“进”同音,“肃”与“士”音近,时人要求李贺避讳父名,不得参加科考。李贺被迫退出科考,郁郁而终。据此可知,唐朝(     
A.传统观念制约社会发展B.人才选拔体系逐渐完善
C.科举制度限制人才升迁D.儒家伦理观念影响广泛
2022-07-04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