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 斯大林模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05 题号:17691207
苏俄(联)在1920年的工业总产值为14.1亿卢布,原油产量为390万吨,粮食产量为52. 5万吨;到1932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68亿卢布、原油产量达到2140万吨、粮食产量达到111.6万吨。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指令性计划经济的发展D.经济危机未影响到苏联
2023·陕西汉中·一模 查看更多[5]
【知识点】 斯大林模式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下表为1940~1944年苏联出售农产品得到的货币收入占农民全部收入比重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
A.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计划经济体制得以实现重大调整
C.集体农庄制度受到严重冲击D.新的世界格局影响经济平稳发展
2020-02-03更新 | 1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有人把苏联某一探索社会主义的实验叙述为“粗放和浪费的经济和政治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完全取消了依据社会效益来评价成果……将行政命令方法与国家恐怖手段相结合,甚至组织大规模镇压和建立强制性劳动的集中营”此观点印证的苏联的实验是
A.“追随理想的实验B.“面对现实的实验”
C.“回归理想的实验”D.“破茧未成的实验”
2016-12-13更新 | 8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图“苏联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目标与 1938—1940 年的实现情况(增长,百分比)”。据此可知(       
A.苏德战争爆发降低了工业劳动生产率
B.计划经济建设中存在高指标现象
C.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同时经济结构失衡
D.斯大林体制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2020-03-10更新 | 5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