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5 题号:177780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个新近出现的事物。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就处于不断扩张之中。从19世纪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如下表所示:世界贸易指数和贸 易总额)。现有研究表明,18701914年间经济全球化达到一个小高潮。

年份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
18702445.5
18803668.8
18904994.2
190068118.2
191085162.4
1913100192.4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等

材料二


——摘编自斯蒂芬·布劳德伯利等编著《剑桥现代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 1990-2000年美国经济数据(部分)

类别年份增长率或产值备注
通货膨胀率19904.3%
19991.1%60年来最低
失业率19916.8%
20004%左右30年来最低
国内生产总值1991-0.2%1991.3—2000.12持续高增长
20004.1%
互联网产业产值19995070亿美元超过其他传统产业,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

——选自〔美〕诺顿等《美国全史》《历史》必修二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在1870到1914年间达到小高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及其趋势形成的原因。
(3)20世纪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一直处于变与不变的状态之中。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运行的新变化。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经济一直没有改变的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社会变迁需要多角度地考查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明时期会社简表

名称地点描述
匡社江苏苏州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复社江苏吴江黄宗羲等人誓毁时政,裁量公卿
岭南会馆江苏苏州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墟集会福建宁化远近商贩,至皆依之
西湖八社浙江杭州当地文人定期聚套,饮酒赋诗
讲学会江苏无锡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末实学

(据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整理)

(1)自定一个标准对材料一的民间社团进行分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明时期这些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的原因。

材料二大革命期间巴黎妇女的政治参与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789年7月14日女裁缝、女鱼贩和洗衣妇,高声尖叫着加入了攻占巴士底狱的行列。
1789年10月5日一支六、七千人的妇女队伍排在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的前列,涌向凡尔赛,包围了王宫。
1791年9月从事戏剧创作的妇女玛丽·古兹发表了以《人权宣言》为蓝本的《妇女与女公民的权利宣言》,它被视为妇女解放的启蒙文献。
1793年5月一些妇女创建了革命时期最著名的妇女俱乐部——革命共和派女公民俱乐部。
1793年10月雅各宾派下令封闭、解散各种妇女团体,把妇女参加政治活动当作叛逆罪来处理。

有人认为,女权运动是大革命的一部分,随着大革命对平等权利探求的步步深入,女权运动由对权利的呼唤和对被排斥的不满,上升为人权意识的觉醒和对平等的政治权利的公开追求,妇女解放第一次以运动的方式出现在人类历史舞台上。还有人认为,用现代女权运动的标准(妇女为争取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而进行的运动)去解读大革命时期的妇女政治活动,势必导致对历史的误读,在大革命的特殊环境下,一小部分中上层妇女有了政治参与和权利自觉意识,对于当时的绝大多数妇女而言,她们并没有男女平等的信念,这远远称不上是一场“妇女的革命”。

据舒丽萍《法国大革命时期公共领域中的妇女》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革命期间巴黎妇女政治参与的特点

概括材料二对大革命时期妇女政治参与的两种评价有何不同。

材料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中所示三个时代美国在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三个时代的美国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上有哪些共同之处?

2017-12-15更新 | 9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历程

时间美国对外贸易政策
1789通过了第一个关税法案,将从价税从5.25%提高到7.5%,并对酒类、糖类与咖啡征收特别关税。
1816通过了《关税法案》,对一般商品征收7.5%—30%的关税,对需要保护的工业进口产品征收特别关税。
18621864政府提高了绝大多数产品的关税,平均税率达到了48%。
1930出台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使美国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达到55%以上。
1934颁布了《互惠贸易协定法》,确立“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规定美国与任何一国政府或机构签订贸易协议所达成的优惠待遇均自动适用于所有与美国签订贸易协议的其他国家,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之间达成的贸易优惠待遇也直接适用于美国。
1939美国与29个国家签订互惠贸易协议,相互削减关税。
1948推动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世界范围进行降低关税的谈判。
19631967西欧进行降低关税的谈判,商定从1968年起的五年内,美国与西欧平均降低关税35%
1974通过《1974年贸易扩大法》,规定:当进口商品对美国相关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威胁时,允许总结通过提高进口关税或施加非关税壁垒给予临时进口救济。
1978卡特总统提出“自由贸易也必须是公平的贸易”。
1986美国通过《综合贸易法案》,强调要对实施“不正当、不合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或做法”的国家采取报复行动。

——摘编自白彦锋、赵聪《美国关税政策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启示》等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作出合理解释。
2022-05-04更新 | 39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把丝和丝织品送给了出使诸国,而后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远及中亚。汉至唐初,交往以“敦睦邦交”为主,逐渐建立起西域都护、北庭都护府等军政机构,实现有效的控制,曾出现“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盛况。“安史之乱”后陆路渐趋衰落。中唐至两宋时,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尤其在两宋时,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通达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政府还在广州、泉州、明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制定市舶法,不许官员经营海外贸易、买卖外商货物。此时市舶贸易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进出口货物达400种,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宋代市舶贸易税成为财政的重要收入,一度占国家总收入的20%。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5世纪末开始的地理大发现使欧洲发现了世界,世界也从此向欧洲人敞开。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16世纪末17世纪初,远航需要政府特许和自备装备。为筹集远征的资金,西欧早期的航海家都到处奔走,向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英国宫廷求助,更多的是求助于商人组建大型国际商业公司。这些船队只对股东负责,政府作为股东授以海外贸易的专营特权,鼓励本国造船业,保护本国海外商业利益,支持开拓海外殖民地。到1800年,拉丁美洲的矿场每年大量流往欧洲的金银产值为四千万美元,正如马克思所指出,“是用血与火的文字,写在人类的编年史中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以中唐为界,概括古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变化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欧洲人通向外部世界与中国的不同,并结合所学加以简要评价。

(3)说出B曲线代表的经济理论及与这一理论产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20世纪80年代以后A理论影响力重新得到显著提升的原因?

2018-10-16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