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17811038
秦朝创建了三公九卿的中央体制;汉承秦制,汉武帝内朝官的尚书为原九卿中少府的属官;东汉“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而已”;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逐步形成;三公九卿在以后历代仍然存在,但职能已变。这些变化(     
①反映了专制皇权加强的历史趋势②说明封建国家权力中心转移
③体现出政治制度在继承中的演变④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的成熟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隋书·百官志》载,陈“国之政事,并由中书省。有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书吏不足,并取助书。分掌二十一局事,各当尚书诸曹,并为上司,总国内机要,而尚书唯听受而已”。这一调整(     
A.标志士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B.为三省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C.严重削弱了陈朝君主的权势D.加快了实现南北统一的步伐
2024-04-20更新 | 2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唐代政事堂“合中书门下之职”,两省作为“机要之司”的职权被集中到了政事堂。但是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中书、门下最重要的官员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参与决策的职权得以保留。政事堂制度(     
A.强化了监察权力B.强化了中央集权
C.削弱了君主专制D.提高了行政效率
2023-02-06更新 | 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唐太宗曾对门下省长官说,国家“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据此可知,当时(     
A.政治体制中蕴含着理性色彩B.君主专制干涉政府的运行
C.中枢机构以权谋私现象突出D.三省六部制存在严重弊病
2022-10-25更新 | 2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