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6 题号:17894547
1921年,苏俄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叛乱,参加者多为刚参军的农民,他们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声称执政的共产党…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中拯救出来,只有靠全体工人的努力和决心,才能使共和国摆脱困境。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农民反对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B.因为政府实行工业化违背农民的意愿
C.群众要求抵抗国内外敌人的进攻D.说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2023高二上·江苏·学业考试 查看更多[7]
【知识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集中人力、物力击退敌人“猛扑”,苏俄实行的有效措施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采取固定粮食税
C.实行义务交售制
D.实行粮食收购制
2017-09-08更新 | 9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20年冬,苏俄出现严重的粮食危机。粮食人民委员部建议由国家直接组织农业生产,向农民发放种子和征收农产品,同时取消商业,打击农村集市贸易。这一建议
A.成为国家调整政策的依据
B.推动了农业集体化进程
C.忽略了社会形势的新变化
D.有利于摆脱经济的困境
2019-07-09更新 | 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1920年12月,列宁说,不使小农经济在实际上得到大量的改善,我们就没有出路,因为没有这个基础,任何经济建设都不能进行,无论多么伟大的计划都会落空”,也“不应该幻想向社会主义和集体化的过渡”。这说明列宁
A.认为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
B.看到了当时经济政策的一些弊端
C.认为推行新经济政策时机不成熟
D.在经济政策取舍上逐渐过于保守
2018-04-25更新 | 2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