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9 题号:1801345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闪现着该民族灵魂的搏动,以巨大的向心力吸引着该民族的 各类成员,因而,文化认同构成民族文化的核心。这种体现出民族精神的文化又绝非凝固 高化石、僵破的模式、而是常与变、因与革、内与外相统一的有生命的机体。

——当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先秦至隋唐时期史实,评析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可以是整体或任意部分 观点。(要求:态度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历史文化精神】阅读下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历史文化精神即为根植于中国长期以来的历史传统、在时代逐渐演变的过程中吸取诸优秀精神而形成的具有高度代表性与凝聚力的民族精神,是基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国民思想观念高度凝练而成的优秀文化精神。

古代历史文化精神内涵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家国情怀;崇德尚贤,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等

近代救亡图存的民族抗争精神

辛亥革命精神;五四精神;红船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现代奋发图强的民族复兴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新时代中国梦等

——根据《历史选择性必修3》、陈权龙《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时代内涵》整理


围绕“中国历史文化精神”,提取表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3-30更新 | 265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包容性有两个层面:一是本国内部不同文化间的平等共处与发展,其包括有沿历时轴线而生的新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共时平面的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两个方面。二是本地文化对外国文化进行有选择的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发展不仅体现在对本土不同思想文化之间、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取鉴上,还体现为对城外的异质文化的取鉴和吸纳。

——周东娜《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2-08-01更新 | 134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社会的第二次精神突破发生于 13- -18 世纪。无独有偶,中华文明的第二次精神突破发生在15-17世纪,也就是明中叶到明末,在时间上和西方的第二次精神突破有所重合。但没有证据表明中国的第二次精神突破受到西方影响而发生,所谓历史发展规律的阶段说也难以解释这种重合,合理的猜测只能是人性的共同的内在需求。。。。。中华文明的第二次精神突破就是从伦理人格到自然人性的突破,以城市商人阶层为社会基础,形成了个人权利伸张的世俗价值。

——摘编自赵士林《中华文明的第二次精神突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与西方社会的第二次精神突破”这一主题,任意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3-07-04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