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18069650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土地的农民之私有土地制,在土地未经分配区域,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主的债权,惟须减低佃农租额及债务利息,佃家则向地主缴纳一定的租额,债务人须向债主缴纳一定的利息。”这一规定(     
A.利于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B.奠定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根基
C.体现了国共两党合作团结精神D.有利于团结全国各阶层抗战
【知识点】 全民族英勇抗战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为抗日战争初期某次会战的概况,这场会战
A.体现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合作
B.呈现出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特征
C.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2017-07-09更新 | 11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表为全面抗战期间日军兵力分布表。这主要反映了(     
时间侵华兵力陆军师团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或太平洋战场兵力
1937年7月32个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34个
1941年2月35个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51个
1945年8月陆军105万人(约40个师团)太平洋战场陆军83万人
A.日军在各战场兵力分配不均衡B.日军始终存在兵力不足的状况
C.日军对亚洲其他战场不够重视D.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主力
2020-12-29更新 | 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位历史学家感叹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以农村社会作基干,不具实质上的统一,衣食未果的国家,打败一个工商先进国家的先例。”下面否定了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16世纪晚期的英西战争B.17世纪中后期的英荷战争
C.18世纪中期的英法战争D.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抗日战争
2010-04-19更新 | 7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