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18081570
1919年后,在《新青年》《晨报》《新潮》等报刊上关于劳工话题的文学作品猛增,作品的主人公有洋车夫、铁匠、农夫、学徒、店员、纺织女工、烟草公司工人等劳工群体,这些人物形象基本上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种变化表明(     
A.知识分子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B.农民阶级的政治地位上升
C.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D.社会主义已成为主流思潮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二十世纪一十年代,中共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预言。这个“预言”的提出者
①早年指出尊孔复古的思想就是帝制复活的先声
②首次在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③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
④促成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
2020-03-29更新 | 8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始于五四运动,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臻于壮大,涌现出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论者和论著,被时人称作“新兴社会科学”或“新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理论成为倡导科学观念的生力军。这一现象表明(     
A.社会主义道路得到广泛认同B.知识界学术研究趋同化
C.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传播D.马克思主义逐渐中国化
2023-05-12更新 | 1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15年反日运动的中心口号是“救国”“勿忘国耻”,五四运动则以如何拯救山东为核心议题。 而“五卅”本是一桩影响范围较小的常见涉外惨案,但却以“亡人”危机为口号,掀起了比之前两者规模更大、参与阶层更广的“集体行动”。这一现象反映出(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B.民主革命任务发生改变
C.中国国民的民族意识日益觉醒D.革命领导阶级走向成熟
2024-02-20更新 | 2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