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18315716
天安门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瑰宝,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天安门主题探究活动。

任务一【品建筑之精湛】


   
图①:为先进的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属于典型的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图②:为天安门城楼大殿内的彩绘,栩栩如生的龙纹图案和高贵典雅的吉祥图案,把我国的彩绘表现力发挥到极致。
(1)根据材料,指出天安门始建的朝代及建筑工艺精湛的表现。

任务二【感青年之情怀】


图③:表现了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的场景。图④:呈现了一些横幅。这场伟大的运动被视为八十年的“旧民主”时期和“新民主”时期的分水岭。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场运动的认识。

任务三【悟民族之复兴】

图⑤: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图⑥: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庆典上,走过天安门城楼前的农民游行队伍打出“联产承包好”的标语。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中国发展历程中总结有利于民族复兴的经验。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下表是某老人记录的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单位:元)

1958年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
7.98(请客)3.63.0715.2290.9268.95

据材料,以1978年为界概括老人家国庆节开销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自的原因。

2018-06-22更新 | 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英国失业人口的增加,贫困化加剧,政府用于济贫的开支也急剧增加,从18世纪中叶的70万英镑增加到19世纪20年代的700万英镑。1830年英国的国民收入为4亿英镑,700万英镑的济贫开支已经占到国民收入的2%。英国社会的贫困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取消《济贫法》的呼声越来越高。针对社会的变化和旧济贫法的弊端,18171831年,英国议会先后任命了几个委员会来研究《济贫法》的经济影响,并提出改革方案。1834814日,改革方案以法律的形式公布于众,这便是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新济贫法”。

——摘编自刘芳、毕可影《社会保障制度史》等

材料二   城镇反贫困与农村扶贫既有共性,又各具特性。无论是农村扶贫,还是城镇反贫困所采取的政策措施,都是为了让城乡所有穷人逐步摆脱困境,过上小康生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无论是农村扶贫,还是城镇反贫困,都是在政府主导下,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的扶贫模式。在这两种扶贫中,政府发挥了关键的决定性作用。在扶贫的具体方式上也有不少相同的措施,如向贫困农民和城镇贫困人员提供小额信贷、技能培训,通过金融支持和促进就业,让城乡贫困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实现脱贫致富。城镇人口从“相对富裕”到贫困,对过去稳定的就业和收入以及无忧的福利保障的记忆提高了他们对反贫困政策的心理预期。贫困农民享受的社会福利、社会救济水平,大大低于城镇贫困人员,农村贫困人口参与社区活动的意识淡薄。

——摘编自王朝明《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济贫法”颁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与农村扶贫的异同。
2023-05-17更新 | 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图1,图2、图3是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的部分经济成就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

图2

图3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一项经济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各图相对应的历史时期(一五计划时期,十年探索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
2021-02-04更新 | 1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