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6 题号:18338488
五四运动后,先进的中国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并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使中国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了进一步的怀疑。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人民中引起了巨大的激动,尤其是先进分子由此开拓了眼界。《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之一的李大钊在1918年到1919年间开始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许多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包括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在1918年到1920年间接触到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各地成立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整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我们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_________、________,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传播的主要方式。
(2)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二中下划线处所对应的两场革命战争,并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1924年认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对于国内弱小之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治自决,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之地位。”

——摘自《孙中山选集》

材料二   况且我们看那几千学生五月四日在美国使馆门口高喊着“大美国万岁!威尔逊大总统万岁!”,我们不能不承认那引起全世界人类乐观的威尔逊主义在当日确是“五四”运动的一种原动力。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给了国人莫大的信心,国人想要通过巴黎和会收复山东的愿望日益迫切。威尔逊大力提倡民族自决,而民族自决为民族主义提供理论依据。以北大师生为代表的这场运动,学生是先锋、工人是主力,它既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民族国家构建运动。

——胡适《纪念五四》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4年相对于1905年,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增加了什么新内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学生高喊着“大美国万岁!威尔逊大总统万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五四运动的意义。
2021-02-06更新 | 7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四运动过程简表

时间事件
5月4日北京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派军警镇压,捕去学生32人
6月3日北京学生在街头讲演,被捕170余人:4日,又被捕700余人
6月4日上海、天津学生联合会分别急电全国,援救北京被捕学生
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6月10日天津工人酝酿大罢工。徐世昌被迫下令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人辞职
6月28日在海内外各界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节选自“五四运动纪念馆”之“五四运动前后大事记”

材料二:五四运动的影响很广。它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及其他政治、社会集团诞生;反军阀主义和反帝国主义得到发展:新的白话文学从此建立,而群众的普及教育也因此大为推广;中国的出版业和民众舆论的力量都大有进展。此外这运动还加强了旧家庭制度的没落和女权运动的兴起。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分析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这场运动的性质。
2019-11-25更新 | 1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浮雕生动再现了五四运动的场面:北京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摘编自张筱强等《图片中国百年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使青年学生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培养训练了大批优秀骨干成员。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五四运动性质。
(2)根据材料二、说明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024-01-22更新 | 1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