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28 题号:1834155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亚文化圈也可称为汉字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指以中国为核心,包括 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东亚国家在内的,使用或曾经使用汉字,承袭汉文化 的跨地域性文化地理单元。古代东亚文化圈孕育于公元4—5世纪,形成于8世纪。东亚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为汉字、儒学、中国式律令制度与农工技艺、中国化佛教等。这些要素给东亚诸国的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深刻影响,主导了东亚各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现代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应着眼于经济、文化、安全的一体化,抛开意识形态的差距,形成一个稳定的地区性结构和体制。儒家思想可以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摘编自青玄《儒家思想的优越性、局限性与东亚共同体的构建》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 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湖南邵阳·二模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论述题

人类文明交流的部分史料

区域时间史料
非洲前13世纪埃及雕刻中出现赫梯战车形象
欧洲前5—前1世纪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
亚洲1世纪《汉书·地理志》关于“殷道衰,箕子去朝鲜建国,教其民以田蚕织作”的记载
亚洲646年日本颁布《改新之诏》,全面学习“法式备定”的唐代制度
亚洲771年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信德欣德》运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
美洲15世纪哥伦布给国王的信中提到“携带有种马、母马、骡子和其他的禽类、大麦和各种果树等”运往美洲
欧洲1750年普鲁士政府法令规定“所有王公贵族和庶民百姓要充分理解种植马铃薯的益处,并把马铃薯作为今春主要食物。”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文明的交流与进步”为主题,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7-10更新 | 138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她的嫁妆中有中国茶具和茶叶。品茶从此成为英国宫廷时尚。

——摘编自梅维恒、郝也麟《茶的真实历史》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茶与世界”自拟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中国茶文化的宣传稿。(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8-31更新 | 67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历史的进步,与文化传播关系甚大。传播机制(包括"文化转出"与"文化接受"两个互动方面)好比是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水分、无机盐,通过叶绿素实现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累积有机物的接受——转出双向过程。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必须拥有健全的转出——接受机制,方能获取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宽和时间上的延展;反之,如果转出——接受机制发生严重阻碍,该文化就可能渐趋衰微。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生态论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4-07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