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赋税制度(汉-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0 题号:18346651
唐代两税法采用“以支定收”的方法,建立中央至地方三级财政主体,将各地上缴的两税分为“上供、留使、留州”三部分,并严禁税外科配。然而一直到唐末,地方官员在两税之外“科配”的现象却禁而不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唐后期(     
A.官吏考核流于形式B.中央集权弱化
C.地方行政效率低下D.均田制被破坏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杨炎变为两税,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虽租、庸、调之名浑然不见,其实并庸、调而入于租也。……后世安之,谓两税,租也,丁身,庸调也,岂知其为重出之赋乎?”作者意在
A.批评租庸调制的弊端B.指出农民税负加重的趋势
C.肯定古代赋税制度趋向合理D.赞扬两税法简化税目的做法
2021-01-31更新 | 1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汉、唐统治者依据现实需要适时调整统治政策,下图是汉朝和唐朝所实行的两种经济政策的示意图,两者都(     

A.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B.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C.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D.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方式
2024-01-18更新 | 4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史载:“……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人。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上述材料反映出(     
A.农民获得了充分的生产时间B.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C.土地兼并问题得到根本解决D.存在了几千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
2022-12-12更新 | 2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