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 赫鲁晓夫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2 题号:18382067
苏联学者指出,赫鲁晓夫1957年“这样全面的工业改革,不言而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应该经过几个州若干年试点后,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报刊上对改革计划的种种分析,不能代替实际的尝试”。该学者认为赫鲁晓夫改革(     
A.未经充分准备急于求成B.缺乏明确具体的改革思路
C.打破传统体制不合时宜D.未能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
【知识点】 赫鲁晓夫改革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不能自拔。”这里“仍然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A.没有改变工业发展落后的局面B.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C.没有根本改变苏联原有的社会制度D.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2022-08-13更新 | 23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53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250万吨,1956年为12500万吨。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苏联
A.义务交售制的实施B.大规模开荒的推行
C.提高粮食收购价格D.扩大农庄的自主权
2020-07-09更新 | 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63年8月,赫鲁晓夫在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同声谴责南斯拉夫背离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之际,赴南访问并发表演说,指出“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赫鲁晓夫
A.决心摒弃斯大林体制发展市场经济
B.开始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认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多元化
D.希望走上南斯拉夫经济模式道路
2019-04-08更新 | 4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