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6)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8 题号:1847496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4年,党中央鉴于当时的形式,做出了加强战备、调整工业布局进行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上海热烈响应,从1965年开始在皖南建立了小三线。1980年止国家共投资6亿余元,在安徽建成80家企事业单位,其中有工厂54个,共有职工5.6万余人,家属1.6万余人。小三线的职工中从上海去的约4.74万余人,占84%,其中由上海老厂动员去的老职工约1.66万余人。上海的小三线企事业单位在安徽自成一个社会体系,不仅有工厂还有为生产服务配套的行业,如:交通运输、电力供应、通信设施、物资仓库、学校、幼儿园、公安、法院、专线班车、生活供应等。1985128日,安徽省政府和上海市政府答订相关协议,确定上海将皖南小三线的80家企事业单位的资产无偿移交给安徽。小三线职工回上海后都安排了工作、分配了房子,得到较好的安置,历时20多年的上海小三线建设画上了句号。

——摘编自张秀莉《皖南上海小三线职工的民生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安徽小三线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安徽小三线建设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948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为“造成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先决条件”
1954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榆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
1983邓小平说: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摘编自杨德山《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和实践经验》、俞祖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4年“四个现代化”目标提出的背景,并简析新中国现代化取得显著成就的历史经验。
2024-04-15更新 | 11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举办,苏联取得了金牌和奖牌总数第二,总分与美国并列第一的优异成绩,给初登奥运舞台的新中国代表团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回国以后,体育总会秘书长荣高棠和教育部长马叙伦先后向政务院提议学习苏联模式来管理和组织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央迅速批复同意。在与苏联协商相关援助的谈判中,毛主席强调坚决不要无偿援助。新中国根据需要主动提出邀请,苏联体育顾问和专家接踵而来。1953年,苏联体育教育理论专家凯里舍夫受聘担任中央体育学院院长顾问。受聘于中央体育学院的古潘莱特尔和柏琴柯教授,编写了新中国第一本油印的人体生理学和运动生理学教材。1955年底至1956年初,就有12名苏联教练前来中国国家队执教。1958年,中央体育学院考察团出访苏联,苏联列宁格勒体育学院无偿赠送了一块当时在苏联也尚未普遍使用的“S”型助跳板。1955年,新中国选派了陈镜开、黄强辉、赵庆奎等9名青年举重选手去苏联学习,苏联教练员预言将在他们中间出现世界纪录的创造者。7个多月后,陈镜开就打破了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摘编自俞大伟《苏联对新中国体育援助的历史审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苏联对新中国进行体育援助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对新中国体育援助的特点。
2023-05-11更新 | 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64年到1980年,中国中西部13个省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学界对三线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

1三线建设决策形成李宗植《我国三线建设及其得失浅析》提出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改善我国不合理的工业布局状况是三线建设决策形成的主要原因。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分析了紧张的国内外形势和不合理的国防建设布局对三线建设决策的影响。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三线建设》提出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和苏联卫国战争的经验有关。
2三线建设的影响与历史评价部分从工业学视角出发的研究认为,三线建设改变了我国的工业布局,推动了三线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部分学者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视角认为三线建设在持续多年的高投入中,因仓促搬迁、建厂等导致浪费严重。
3三线建设区域研究既有全国性研究也有分地区研究。全国性的研究比较多,也比较简略,多为概括全国的三线建设成就。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分地区的研究逐渐盛行,学者回顾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甘肃等地的三线建设历程。
4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线建设决策的历史背景,并简要评价三线建设。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表格中“”的内容(研究方向和可能的成果要具体)。
2023-10-15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