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局部抗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8 题号:18518443
叶圣陶《时势教育着我们》(1936年):“辛亥以前的中学生大多数没有看报的习惯,现在可不同了。他们要忙里抽暇,看一看新近的报纸杂志,世界转变成什么样了,每一转变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哪项不是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A.近代教育的发展B.日本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C.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D.民族资本的发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新文化运动早期的文学革命先驱们远不会料想到20年以后,北京与上海的文学活动中心会被武汉所取代,更不会想到重庆的学术文学氛围也会发展的如此迅速。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政治局势发生急剧变化
C.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D.国民大革命的蓬勃开展
2020-09-12更新 | 3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1934年7月15日,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宣言提出:武装全国民众,组织义勇军与游击队,直接参与抗日战争,积极支援东北义勇军;“普遍组织民众反日团体”,“吸收广大的群众,不分男女老幼、宗教信仰、政治派别到反日团体中来”。该宣言
A.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明确东北为战略转移的目标
C.导致国民党军队的大规模围剿D.反映了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2020-12-01更新 | 61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商务印书馆历史教科书1906年版:“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1933年版:“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对太平天国运动两种版本不同的评价解读有误的是
A.商务印书馆紧跟时代潮流
B.历史教科书打上时代的烙印
C.不同政权制约着社会意识
D.主要矛盾变化影响历史评价
2019-07-05更新 | 2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