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6 题号:187468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广东军政府为消除内部隐患,巩固革命政权,与各种军间和反革命势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于1926年2月,彻底肃清了盘易在广东境内的各种军阀与反革命武装。同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会议指出:目前中国革命正处于非常时期,其根本出路“在于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胜利”因此,党在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从各方面准备广州政府的北伐。准备北伐"不仅是在广东做军事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在“北伐路线必经之湖南、湖北、河南、直隶等处预备民众奋起的接应”,“以建筑工农革命联合的基础,而达到国民革命在全国范围的胜利”。会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工农运动的领导,并派了许多优秀党员和青年团员到国民革命军中做政治工作,为北伐战争作了群众工作和干部队伍的准备。

——摘编自来新夏等《北洋军阀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中央北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北伐对中国共产党成长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概念的种类有人物、事件、文献、典籍、法律、制度'著作、会议、党派、思想、学说等。构成历史概念的基本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历史概念应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及条件;②历史事件的内容及其发展演变过程;③历史事件的结果及其影响。

请你结合历史概念的相关要素,从下列历史口号中任选—个,进行历史概念表述。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实业救国

(3)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4)打土豪,分田地

2017-04-15更新 | 15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说到“封建”,中国人会立刻想起从秦始皇到清朝覆灭之间那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可是西欧的“封建社会”却意味着:有“封建”就不会有“专制”,有“专制”就不是“封建”。

——摘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二



革命维新(含改革改良)的使用次数(1890-1926年)

——摘自金观涛《观念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以秦朝设立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为例,描述“那两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形貌。结合中世纪西欧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加着重号的语句进行阐释。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近代中国“革命”和“维新”的奋斗目标。结合所学知识中的重大事件,在①③两个时段中任选一个,概述先进中国人为实现这一目标所作的努力。
2022-03-18更新 | 13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党的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中最使人感兴趣的一个事件,它的成功是因为它为爱国和革命的目标出色地动员了人力和物质资源。组织阶段从1923年后期持续到1926年中,在此期间,一批坚定的中国人以很有限的力量开始,组织了一个旨在统一国家、战胜外国特权和改变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状况的革命运动。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民主立宪乃国民革命之预定目标,外应世界潮流,内应国民要求,不可缓亦不能缓。战后新中国之政治,此其主流也。但和平建国、民主宪政的口号,不过是搪塞人民民主要求、坚持反动统治的一种手段。蒋介石一方面说“民主宪政不容再缓”,但又提出种种“先决条件”,阻挠民主政治的实现。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领导国民大革命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面临的主要困境,并说明蒋介石为解决这一困境采取的举措。
2024-01-28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