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5 题号:189396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于1959年,以其命名的二里头文化,约当公元前1750~前1520年,几乎分布于整个黄河中游地区。在二里头都邑中,官城内的两组大型宫室建筑群呈中轴线布局,位于中心区的井字形大道是迄今所知东亚大陆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官营作坊区出土了以复合范技术铸造的青铜礼器群。学界普遍认为,二里头文化在中国早期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里头都邑中心的遗存分布

——摘编自许宏《二里头遗址“突出普遍价值”举隅》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提纲。
二里头遗址在中国早期文明研究中的价值
①遗址中出土的青铜礼器群,可用于研究早期中国的礼乐文化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真题 名校
【推荐1】[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
元朝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并建都大都(今北京),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元朝政府重新规划线路,贯通了五代十国以来因政权分裂而阻塞的京杭大运河,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明清两代继续对大运河进行维护与完善。大运河采用了由宋人发明的复闸技术,又修筑了很多弯道,以拉长河道距离解决了爬坡的难题。大运河沿岸一些城镇兴起,一批古老城市焕发了青春。
——摘编自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等
(1)根据材料,概括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杭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40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汪遵的《汴河》诗:“隋皇意欲泛龙舟,千里昆仑水别流,还待春风锦帆暖,柳阴相送到迷楼。”

李敬方的《汴河直进船》诗:“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材料二   贯通东西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全长41.5公里,沿线发现各类文化遗产点20多处。这些珍贵的运河文化遗产如珍珠般镶嵌在运河岸边的村镇田野中,丰富了淮北市境内隋唐大运河的内涵和申遗的价值比重。

——摘自郭云修《情系大运河——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前前后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隋修筑大运河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试阐述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从历史底蕴、世界价值、文化价值等多角度作答)。
2024-03-30更新 | 5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邮票的中外联合发行

联合发行邮票是中外两国同时发行相同题材、甚至相同图案的邮票,其中历史元素往往是联合发行邮票的主要选题。以下是中外联合发行的部分邮票。



(1)以上五组邮票中涉及到五个中国以外的古代文明成果。将这些文明成果所属的序号与下列示意图中的位置相匹配。

(2)为纪念中国与墨西哥签署建交公报50周年,2022年2月,两国联合发行了套票(5)。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两国建交的时代背景。
2023-05-09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