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7 题号:1903589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1933年的金融危机使世界金银比价迅速升高,白银价格下跌了一半以上,这使得实行银本位制的中国白银大量流入,黄金大量流出。这种现象使国内物价上涨,汇率下跌,工业产出增加。1931-1932年,中国的GDP增加了5%,同期美国GDP下降了15%。当美国大量收购白银挽救国内经济,白银开始从世界各地流向美国,中国的白银也都流向美国。白银大量流出对以白银为主要货币的中国来说是一次大震荡,中国经济各方面都受到了影响。此外,自晚清以来,我国的货币制度混乱不堪,不但银两、银元并用,而且重量、成色、比价也无一定标准。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币制改革重新议提。1932年,宋子文提出币制改革,主张先废两改元,统一币制,实行纸币政策。

——摘编自杨雯《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币改革》

材料二   下图是上海1922-1936年物价波动情况示意图。


   

——据王信、魏磊等《1934年中国放弃银本位的背景、影响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施行币制改革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葛金芳教授在《中国经济通史》一书中提到,宋代钱荒的根源在于社会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交易规模扩大,这和细碎性的金属货币支付能力不足形成了一个矛盾。而民间百姓削钱铸造兵器以获取暴利的现象更是屡禁不止。此外,官府和地方的大地主、商人囤积了大量的铜钱也是导致宋代发生钱荒的重要原因。而宋代的货币流通体制是一种垄断性很强的货币投放体系,在这种体系控制下民间的铜钱不断地流向官府,进而加剧了民间钱荒的严重程度。

——摘编自舍娜莉《宋代货币流通体制与“钱荒”》

材料二 始于明朝中期的白银货币化对明朝产生了重大影响,不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社会生活,甚至于对大明王朝的兴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白银的大量使用,使得整个社会都通过白银连为一个整体,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开始出现松动。税收的白银化使得农产品必须通过市场交易才能转化为货币,农产品大量走向市场,农产品的价格也就为市场所左右,银贵物贱成寻常之事,百姓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社会中以土地为主业的群体开始失去优势,而以末业致富者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伴随着传统势力的衰落,市民阶级开始出现。与此相应的市民文化出现,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摘编自何宇《浅析明朝货币制度的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形成“钱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白银货币化的社会影响。
2022-04-13更新 | 16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货币之语。

货币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缩影。让我们通过以下活动,聆听“货币之语”。

活动一:



A.苏美尔债务货币   B.印第安贝壳珠串   C.商朝铜贝

(1)将考古发现的早期货币与地图所示的文明区域相匹配。

活动二:从文献著述中探讨货币功能。

“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行焉。”

——司马迁

“货币是为了解决交换中的困难而产生的,它是一种‘中介的货物’。”

——亚里士多德


(2)以上材料揭示了货币早期的功能有(双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世界货币

活动三:


图片说明
①实现数字经济时代下的货币需求
②20世纪中期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
③公元前3世纪,国家统一货币样式,并为后世长期沿用
④见证古代丝绸之路上中西贸易的繁荣
⑤13世纪在全国范围内将其作为主币发行
(3)将图片与相关说明一一对应(填涂字母)
(4)活动小结:结合以上材料,简述“货币之语”传递了哪些信息?
2022-12-18更新 | 7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宋徽宗时期,为了聚敛财富,强行扩大交子的发行区域。从崇宁三年(1104年)开始,在京西路使用交子。第二年又推广到除闽、浙、湖广、开封以外的其他各路,并把“交子”改为钱引。但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最终只是失败,由于发行困难,不久便被废除了,又恢复到只有四川流通纸币的状态中。由于宋徽宗时期,在四川更加肆无忌惮地滥发纸币而不再有准备金,因此造成了纸币的贬值,一贯贬到十几文或十文。

——吴树国《民之通货——历代货币流变》

材料二   哲宗以后的徽宗时期,是北宋最黑暗腐朽的时代,徽宗和蔡京、童贯集团,竟为奢靡、大兴土木、享乐腐化、侵吞公物、吃喝嫖赌,无所不为;聚敛财钱,竭泽而渔,无所不用其极。几年之间,就弄得国库空虚。加之用兵西夏,收复湟、廓,军费增加,财政吃紧,于是就用发行交子来解决财政开支。

——贾大权《官交子在我国纸币史上的地位》

材料三   嘉靖时期的吏部左侍郎靳学颜认为白银“寒之不可衣,饥之不可食”,其与铜钱、海肥(一种贝壳,在云南被用作货币)用于流通计价的功能并无明显区别。顾炎武分析了流通货币从铜钱经纸钞最后演变为白银的动态过程, “钞法之兴,因于前代,未以银为币而患(铜)钱之重,乃立此法”“今日上下皆银,轻装易致,而纸币自无所用。故洪武初欲行钞法,至禁民间行使金银,以奸恶论而卒不能行。及乎后代,银日盛而钞日微,势不两行,灼然易见”。

——摘编自徐永辰《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交子在徽宗时期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靳学颜、顾炎武对明代货币改革的看法。
2024-03-11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