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1 题号:19048752
中国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人文主义,代表性论述如“泛爱众,而亲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据此可知,中国先秦的人文主义(     
A.关注个体在社会的价值作用B.强调社会中个人的道德自律
C.促使儒学逐步成为官方哲学D.凸显人性与统治关系的融洽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废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的见解。其中甲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见解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内涵。如果把它们对应起来,正确的是
A.甲——儒,乙——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
C.甲——道,乙——儒,丙——法
D.甲——道,乙——法,丙——儒
2019-01-30更新 | 9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李贽极为推崇管仲之类的人才,声称管仲“能委曲以求其必用,时不必明良,道不论泰否,与世沉浮”。同时,他也赞誉当朝的刘晋川,指出:“天下无不可为之时,以翁当其任,自然大为士民倚重,世道恃赖”,更期盼其能“出任京中大员”。这表明李贽(       
A.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B.拥有传统儒家的社会理想
C.为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D.以仕途辉煌为人生理想
2022-07-04更新 | 2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铜陵师姑墩夏商一春秋时期铸铜遗址考古发掘,填补了皖江中下游无夏商时期文化遗存的空白。初步分析,接近于夏时期的遗存与江淮地区的大城墩类型面貌相似,并与二里头文化有一定的联系;商时期遗存表现出较浓的中原风格,并与长江中游地区同类遗存也有一定联系。上述分析可说明当时(     
A.江淮文化逐渐趋同B.文化联系由来已久
C.君主专制逐渐加强D.中原文化遥遥领先
2024-02-29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