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赋税制度(汉-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27 题号:19124085
唐初的租庸调制以均田制基础,即使农民分配到的实际土地没有达到法定授田标准,每丁每年也要纳定额的租调。唐中期实行两税法,依户等纳钱,依地亩纳粟,但丁额不废(以便临时差发力役)。由此可见,这一改革使(     
A.赋税原则由税产变税丁B.白银开始成为税收支付手段
C.百姓税赋负担相对公平D.政府放松了对户籍制度管理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唐朝前期,财政完全由中央统收统支,各地的赋税收入要全部上缴中央,运送到京城或指定的国库,中央对地方的支出又要转运到各地。两税法实行后,属于地方的开支就地留在州县,只有上供的部分才被送往京城。这一转变(     
A.导致藩镇势力日益坐大B.降低了政府对实物税的依赖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减轻民众的赋役负担
2023-10-27更新 | 72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下表为元和二年(807年)秋,唐朝藩镇剑南东川治理下的部分州府的税负情况(参考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据材料可知,该税法(     
州名元和二年秋税数(贯)元和年间当州户数(户)平均税率(贯)
陵州24606198512.21
合州346228921.57
绵州3809371486.2
A.减轻了纳税农民负担B.进一步简化了纳税程序
C.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D.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
2023-10-20更新 | 3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如表是天宝十四载与乾元三年的户数变化。据此可知
户口天宝十四载(755 年)百分比乾元三年(760年)百分比
户数总户数8914709100%1933174100%
不课户356550140%117451961%
课户534928060%75858239%

①百姓赋税压力明显增加   ②社会动荡导致民户逃亡
③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④赋税制度亟待做出调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2-09-27更新 | 2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