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4 题号:19233973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台湾岛,之后发生的“公车上书”只是一百多个举人要求都察院把他们变法维新的意见转呈皇上;而巴黎和会时因为山东问题却发生了席卷全国的群众性五四爱国运动。这表明这二十多年间(     
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转变B.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下降
C.群众运动的方式发生变化D.民众民族意识有所增强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晚清以来,自由主义、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如走马灯一样在中国思想界登场,越具有整体行动规划并且能给出未来理想世界图景的方案,越受知识青年的欢迎。这反映出,知识青年(     

A.追求理想化的政治B.救亡图存的迫切心态
C.具有功利主义倾向D.热衷于学术思想研究
2023-03-14更新 | 5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明朝道教学者张宇初在其道教思想中盛倡三教归一,以心性为三教共同之源,在其《度人经通义》中曰:“元始道之元神也,宝珠即心也,儒曰:太极;释曰:圆觉,盖一理也”。据此可知,张宁初认为(     
A.道儒佛思想具有内在的相通性B.明朝教化手段呈现多样性特征
C.明朝大多数思想家有疑古之风D.儒家信仰在明代得以重新建立
2023-10-27更新 | 12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尚书》云:“封,元恶大憨,别惟不孝不友。”其意思是,最大的罪恶是不孝敬父母、不恭敬兄长。对于上述“罪行”,“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文化崇尚(     
A.民本思想B.严刑治国C.家族伦理D.道法自然
2023-08-28更新 | 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