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479 题号:1926562

科学技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方向和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

——(东汉)王充《论衡》

潮之涨退,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水从往之……此竭彼盈,往来不绝,皆系于月,不系于日”。

——(唐朝)余道安《海潮图序》

材料二1687年,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用教学方法证明了潮汐现象确实是由地球、月亮和太阳的相对运动及其引力的变化所造成的;月、日引潮力是产生潮汐的原动力,它是天体引力的组成部分。

——《引潮力的发现》

材料三牛顿以他所理解的“质量”认为物体会相互吸引,但是他无法解释能够互相吸引的原因,爱因斯坦为“质量”在不同的场合作了不同的定义,甚至无法定义。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王充等人与近代牛顿对潮汐现象解释的异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概括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主要条件。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和爱因斯坦理论之间的联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困难 (0.1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是怎样看法,但是在我看来,我不过象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为时而发现一块比平常光滑的石子或美丽的贝壳而感到高兴;但那浩瀚的真理之海洋,却还在我的面前未曾发现呢?”
——牛顿
材料二 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普朗克年轻时曾向他的老师表示要献身于理论物理学,老师劝他说:“年轻人,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了,将一生献给这门学科,太可惜了。” 19世纪理论物理学达到了巅峰状态,但其中也隐含着巨大的危机。海王星的发现显示出牛顿力学无比强大的理论威力,电磁学与力学的统一使物理学显示出一种形式上的完整,并被誉为“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的庙堂”。在人们的心目中,古典物理学已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
材料三   两位决定时代发展的科学家和他们的成果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指出“牛顿为发现一块比平常光滑的石子或美丽的贝壳而感到高兴”,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发现了哪些“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
(2)材料二告诉我们,19世纪近乎完美的经典物理学也“隐含着巨大的危机”,普朗克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
(3)材料三认为“两位科学家决定时代发展”。这种观点对不对?说明理由。
(4)材料四反映的QQ场景是哪一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主要影响有哪些?
2014-01-18更新 | 13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困难 (0.15)
【推荐2】珠算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2013年12月5日,中国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珠算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灿烂辉煌,曾长期领先于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数量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 英国著名的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称赞道: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然而,无论是相对于欧洲还是相对于以往,16世纪以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滞后。许多学者认为,没落的专制制度直接导致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
材料三   17世纪中期,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力学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说明“16世纪以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滞后”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2016-11-27更新 | 10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困难 (0.1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之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直到艾萨克·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牛顿通过自己的伟大著作宣告了科学时代的来临,他告诉世人:自然界存在着规律,而且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1896年,严复翻译出英人赫胥黎著《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前两章,译名为《天演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吴汝纶为此书作序,《序》中说:“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其学以天择物竞二义综万汇(即“天地万物之本原”),考动植之蕃耗。言治者取焉,因物变递嬗(即“次第发展演变”),深研乎质力(即“物质发展的动力”)取散之几,推极乎古今万国盛衰兴坏之由,而大归以任天为治①。抑严之子译是书,不惟自传其文而已。盖谓赫胥黎氏以人持天②,以人治之曰新,卫其种族之说。其义富,其辞危,使读焉者怵焉知变,于国论殆有助乎?”
注:
①任天为治:消极地听凭自然的发展为治理之法。
②以人持天:积极地掌握自然发展规律而使之为人所用,进而与天争胜,以人胜天。
材料三
下图为2005年国际物理年标识,该标识象征着科技的进步和国际的合作可以帮助建设光明的未来,还象征着爱因斯坦渊博的见解及洞察力。在19世纪末,科学实验发现了许多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事实。首先是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其次是经典物理学的万里晴空中出现了两朵“乌云”:“以太漂移”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这一奇迹100周年,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第58次会议鼓掌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三百年前”人们对自然现象不能认识的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直到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的理解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严复翻译《天演论》的意义何在?
(3)依据材料三说明,物理学理论在20世纪初有了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014-01-16更新 | 10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