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5 题号:1926880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从“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党带领全体人民孜孜以求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国情的中国特色。它顺应时代大势、高度契合中国实际,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经验成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它始终立足国情谋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迈向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来解决好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它改变了长期以来西方现代化模式占主导地位并垄断话语权的格局,为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了新的方案和伟大力量。它超越了以自由主义、资本至上、西方中心论为支柱的西方文明,继承发展了中华传统文明中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蕴含着新的世界观、国家观、文明观、发展观、义利观、安全观、治理观。它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举。任何国家的制度设计和道路选择,都要根植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党的百年发展史向世界雄辩地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克服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种种弊病,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神话,创造了超越西方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摘编自2022年9月27日党建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阶段划分

阶段主要科技政策和措施科技体制改革目标
1978-19841.全国科学大会发布《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纲要《草案》
2.中共中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
对科技机构进行重建,并对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体利改革进行探索
1985-19911.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2.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
3.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要点》
引入竞争机制、依靠市场调节促进机刻转变;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现律的科技体制、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广泛地应用于生产
199520051.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2.国务院颁布《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制定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完善创新体系、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符产业化
2006201l年1.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2.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垫;以“企业主体,协同创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选自李平《改革开放40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全要素生产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背景。
2022-02-24更新 | 19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1940年的厂矿内迁是中国工业第一次大规模的西进运动。截至19406月底,据工矿调整处的数字,迁入大后方的民营厂矿共452家,内迁设备约12万吨,各种技工12164人,虽然当时内迁西北的厂矿无论从数量和设备上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它们给西北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设备、人才以及管理经验,还填补了西北的一些经济空白,带动和刺激了西北经济的发展,为西北工业充注了新鲜血液,成为西北开发的生力军。厂矿内迁这一中国近代经济史上空前的经济大移动,拉开了西北开发的序幕。

——摘编自王广义《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北工业建设政策与绩效》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随即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的运输生产、基本建设和机车车辆工业,到1949年底,全国铁路达21810公里。“一五”计划时期,全面改造旧中国铁路落后面貌,同时将新线建设放在西南、西北地区……1991年,国家启动高铁科研攻关计划,2005年制定通过《中长期铁赐网规则》,明确了建设目标,强化了高铁建设“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自主制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我国第一条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中国高铁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并大步走向海外,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一个大方向。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西北地区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此状况的成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铁路建设对新中国发展的意义。
2022-11-25更新 | 9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铁路是现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铁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材料一   “二战后,公路和航空运输发展较快,铁路亏损严重。美、英、德、法等大量封闭并拆除铁路,不少国家不得不将铁路收归国有。进入70年代,随着日本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除美国因传统的内燃牵引不易改造外,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决定采用噪音较小而不排放废气的电力牵引,并相继修建高速铁路。高速列车实现了和航空竞争的预期目标,但票价便宜且安全、方便、舒适,铁路获得新的生命力。

——摘编自江华《世界铁路发展的历程和启示》

材料二   199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广州—深圳准高速铁路,最初租用瑞典列车,后使用“蓝箭”国产动车组,为我国高速铁路做好技术前期准备。广深铁路一度因资金困难被迫停工,后通过股份制改造,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铁路运输企业。进入21世纪,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形成了“和谐号”动车组系列。我国铁路工业有较强的“造血能力”,没有把自己的企业变成他人的加工厂,自行开发生产的车型一度成为主力。至2015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1.9万千米以上,居世界第一。同时,对外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李克强总理被称为“高铁超级推销员”。

——摘编自王亦军《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回顾与发展思考》

材料三   2004年,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离,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尤其强调:要以西部地区为重点,新建一批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要把提高装备国产化水平作为“十一五”和今后铁路建设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据国务院《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特点,并简析特点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史经验。
2022-12-29更新 | 4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