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走向整体的世界 > 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8 题号:19424045
曾经为西、葡殖民地的拉美诸国,从其遭受殖民侵略开始,即处于经济发展的混乱之中,后虽赢得国家独立,但一直没有形成规范的经济发展秩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葡)征服者成功取代了土著精英并坐享其成,但是土著民能给新统治者的只有传统贡品玉米、木柴、羽毛等,甚至这些平凡的贡品也随着印第安人口的减少而减少,胜利者的尊严只能通过消费欧洲奢侈品获得满足。但随着被掠夺的贵重金属被挥霍和浪费,没有什么能用来购买奢侈品了。殖民者执着于寻找可以交易的商品,终于发现当地的烟草、可可、靛蓝染料可以用于交换欧洲常见的食物和奢侈的宗教物品,或者更常见的亚洲纺织品和精致的家庭用品,尤其对于葡萄牙属美洲来说,最重要的是甘蔗的引进。上述新作物在它们的殖民空间里会像野草和细菌一样重塑美洲地貌,因为它在规模和影响上与之前的任何经济活动都有很大不同。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可持续的,但它们在自然和文化上留下的印记是深刻而持久的。

——编自(美)肖恩·威廉·米勒:《被入侵的天堂:拉丁美洲环境史》

材料二   18221826年间,英国向获得独立的西班牙殖民地提供了十笔贷款,贷款总额标明为两千一百万英镑,然而扣除利息和中间经纪人代理费之后,到达美洲大陆的只有七百万英镑。与此同时,为了开发拉美矿藏、农业等自然资源及在拉美创建公用事业企业,伦敦成立了四十余家股份有限公司。银行如雨后春笋在英国大地破土而出,仅1836年英国就新开设了四十八家银行,英国银行直接向拉美国家政府提供财政资助。19世纪中叶,英国铁路在巴拿马出现,1868年由一家英国企业承建的第一条有轨电车在巴西雷西费市竣工。拉美国家的公债券在英国金融市场上流通活跃,城市公用事业也掌握在英国人手中。新诞生的(拉美)国家被军费开支压得喘不过气来,同时他们还面临对外支付手段不足的挑战。

——摘编自(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材料三   20世纪6070年代,巴西经历了经济增长和人口爆炸,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工业不断扩张,贫困地区变得越来越穷。军政府以廉价劳动力以及宽松的环境和税收法律来吸引外国投资者。商业化使更多的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人数超过了新工业所能吸收的范围,导致里约和圣保罗出现很多由黑帮控制的贫民窟。军政府严重依赖核能和矿业项目的支持,这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的通货膨胀。高通胀耗尽了储蓄,并服务于外债,使巴西的经济陷入瘫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西经济缓慢改善,但是隐藏的不平等问题从未得到解决。为控制高通胀实行的财政紧缩计划,差一点关闭了健康和教育系统。在这样不稳定的时期,国家本已很严重的腐败,变得更加严重。

——摘编自(美)凯文·贝尔斯:《用后即弃的人:全球经济中的新奴隶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葡殖民者在拉美大规模种植新作物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向拉美进行经济扩张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美国家在19世纪和20世纪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咖啡是用经过烘焙磨粉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寻一方静室,冲一杯咖啡成了不少人缓解疲劳的选择,但浓郁的咖啡香味不能掩盖它所承载的“黑色”历史。咖啡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 世纪后传播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酒”。17世纪,荷兰人在印度和印尼爪哇岛广泛种植咖啡。 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英国人发现投资咖啡种植利润丰厚,就在其殖民地牙买加蓝山山脉大量种植,由此逐渐形成享誉世界的“牙买加蓝山咖啡”。拉丁美洲也成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19世纪末,在西半球、东南亚、非洲等适宜种植的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种植园体系和供应链。20世纪咖啡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进一步加速,但咖啡生产国的相对贫困化问题在现有国际体系下仍难以根本解决。

——摘编自潘宏胜《咖啡的传播与贸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咖啡传播特征,并分析咖啡成为世界性商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咖啡承载的“黑色历史”进行解读。
2023-12-07更新 | 19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缝承权。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

——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年12月31日)

材料二        自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形成后,一个国家借助关税、货币贬值或者外 汇管制来改善自己商品的地位时,这种战术会遭到报复。30 年代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存在严重的 保护主义,各国高筑关税壁垒,引起了经济战,加深了危机。美国凭借在战争中树立起来的经济、 政治和军事优势地位,千方百计地按照其意志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积极筹建一个受美 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据杨泽伟《试论 30 年代经济危机对世界整体发展进程的影响》整理

材料三   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圈、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史社会科学之间目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则影响着国家前途命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而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讲话(2018年5月28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印度公司”的性质,并概括该公司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期重建世界经济体系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期美国为实现其“世界经济蓝图”建立的体系并简述其内容。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现代促使“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的两项最重要的技术。以海洋技术为视角,写出一项当下中国取得的“原创突破”的“前沿、颠覆性技术”成就。并简要说明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2023-01-04更新 | 1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贸易保护之外,政府干预也是重商主义的典型政策工具。1644年,丹麦因与瑞典交战拟封锁海峡,荷兰闻讯后立即派出“50艘军舰为本国商船护航并驻扎松德海峡,直到丹麦承认荷兰的商船通行权并降低关税后才撤兵”。15951602年,荷兰陆续成立了14家以东印度贸易为重点的公司,后为避免过度竞争,政府撮合它们合并为“联合东印度公司”。政府为支持毛纺织业,“要求部队付款采购时,完全购买国产的衣被”。对于制糖业,荷兰也始终视国际关系和市场情况而灵活运用出口补贴手段,借以保持产业稳定。1751年,荷兰议会重申“禁止机器出口,禁止招募技工离境就业”。

——摘编自梅俊杰《论重商主义在荷兰率先崛起中的作用》

材料二   曼彻斯特学派领导下的“反谷物法同盟”迫使英国政府废除了谷物法,并最终承诺实行自由贸易的经济自由主义政策,从而引发了英国经济政策的变化,使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开创自由市场的国家。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倡导市场机制,反对人为干预经济活动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它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作用,而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在曼彻斯特学派的努力下,18世纪2050年代,英国逐渐放弃了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并在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谷物法的废除标志着英国经济自由主义政策的确立,也是19世纪英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政策转变。

——摘编自郭继兰《曼彻斯特学派与英国经济自由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荷兰采取政府干预的表现形式。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最大区别,并说明英国经济政策变化的原因。
2024-04-23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