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 改革开放进程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19465911
新中国建立后在受封锁的情况下仍进行了一些对外开放的尝试,至70年代末,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的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禁运阻塞了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和开放的途径。在当时条件下想要全方位开放是不可能的。为了突破封锁,争取国际支持来加快经济建设,新中国采取了务实的开放态度:只要承认新中国,就可以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贸易。当时主要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50年代初,中国从苏联引进建设了156个重大项目,同时聘请苏联、东欧专家来华,派出留学生学习。

材料二   


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我们要下大气力发展全球互联互通,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2017年)


(1)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开放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对外开放的背景。
(2)有人认为:“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逐步深入。”,也有人认为“中国对外开放具有历史必然性。”。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选择任一观点加以阐释。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货币与国家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35年11月3日,财政部发布了《施行法币布告》,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自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定量、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违者全数没收,以防白银之偷漏。

二、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以外,曾经财政部核准发行之银行钞票,现在流通者,准其照常行使。其发行数额,即以截至11月3日止之总额为限,不得增发,由财政部确定限期,逐渐以中央银行钞票换回。

三、法币准备金之保管及其发行收换事宜,设发行准备委员会办理。

四、凡银栈行号、商店及其他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本位币或其他银币、生银等类者,应自1935年11月4日起,交由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其指定之银行兑换法币。

五、旧有以银币单位订立之契约,应各照原定数额于到期之日概以法币结算收付之。

六、为使法币对外汇价按照目前价格稳定起见,应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

——张建平、李安《孔氏家族全传》

材料三   人民币发行的简表

开始发行时间发行的面值人民币发行简要说明
第一套人民币
1948年12月
50000元、5000元、500元、50元、5元等12种解放战争时期发行。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套人民币
1955年3月
10元、1元、1角、1分等l1种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发行。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lO元、1元、1角等7种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发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调整。
第四套人民币1987年4月100元、50元、lO元、1元、1角等9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货币发展的主要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币制改革的作用。
(3)请参照材料三中前三套人民币发行的简要说明,在对应的表格内为第四套人民币发行编写简要说明。
2019-10-25更新 | 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改革是国家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变化表(%)

经济成分
时间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19.11.50.771.86.9
1956年32.253.47.37.10

——摘自苏星《新中国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52年至1956年我国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摘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它”是指哪次会议?中国农村在“新的伟大革命”中实行什么制度?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初)


(3)依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提出了什么重要观点?它为党的哪次会议作了重要准备?这次会议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材料四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4)依据材料四,概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哪些成就?综上,谈谈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不懈追求。
2020-01-22更新 | 9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8年安徽省发生特大旱灾,山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改革大幕拉开之时,邓小平也在不断思考: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但是直到90年代初,改革并没有从体制层面触动“计划”二字。

——摘编自顾亚奇等《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

材料二   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简表(部分)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00多亿美元,提高到2004年的1.65万亿美元。
对外贸易从1978年到2004年为世界贸易增长做出了12%的贡献。
加入WTO的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

——据吴恩远等《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整理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对农村改革的影响,邓小平是如何“为改革开放探路”的?材料中的“探路”首先在哪两个省开展?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第二次思想解放”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事件。
(3)据材料三,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就中获得的启示。
2019-06-17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