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3 题号:19467758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整修桃渚城以抗倭,整修后的桃渚“城上有台,台上有楼,高下深广,相地宜以曲全,悬嘹城外,纤悉莫隐。”史学家认为这一年是明代抗倭历史由守转攻,最终获得胜利的转折点。下列关于抗倭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倭寇”侵扰沿海始于明初B.戚家军在台州抗倭九战九捷
C.戚继光和俞大猷曾联手抗倭D.倭寇曾得到海盗和奸商支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意在说明
A.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收入B.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
C.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的高超D.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推动作用巨大
2021-05-09更新 | 56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宋人将长颈鹿命名为“馳牛”,后来清代记载长颈鹿为“恶那西约兽”,只有明代于1414 年收到进贡长颈鹿的同年,明成祖朱棣亲征漠北,八月凯旋,群臣把它当做祥瑞的麒麟,明代特产的长颈鹿型麒麟就此诞生。这表明(     
A.对外的交流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B.国人用中国文化对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观念更新
2023-12-08更新 | 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古代传说中盛世有“麒麟”出,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吉兆.但古人谁也没见过这种传说中的神兽,而明代郑和将从非洲带回的长颈鹿描绘为:“麒麟前两足高九尺余,后两足约高六尺,长颈,抬头颈高丈六尺,首昂后低,人莫能骑。”郑和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对外交往范围B.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丰富中国传统文化D.迎合统治者的心理需求
2023-01-05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