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19514166
1917年4月,李大钊指出:“国家必有其中心势力,才能谋统一与发展,此之势力,必以中级社会为中枢。”1921年3月,他再次讨论中心势力问题时认为:“要推动中国社会的改革事业,需先建立强有力的团体,以动员和组织民众力量。”李大钊的变化(     
A.适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B.有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植根于近代民族危机的加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关于五四运动,多数学者认同其为“爱国政治运动”“群众反抗运动”,也有不少学者为其贴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反传统运动”的标签。这表明五四运动(       
A.促进了社会习俗的变迁B.使爱国救亡压倒了启蒙
C.展现了大众的磅礴力量D.具有多维度的社会影响
2024-01-16更新 | 7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代某报刊印有“民国八年五月五日……今日学生游街”字样。其反映的历史事件
A.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开端B.源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C.打出“打倒孔家店”的旗号D.有利于辛亥革命的顺利开展
2021-12-03更新 | 1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陈廷湘指出:早期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人的主张偏向于纯启蒙救国。五四运动以后,思想启蒙与行动救国相结合,并进而转向与政治救国相统一的“运动”。陈廷湘旨在强调,五四运动(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流地位
C.推动了救亡方式转变D.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023-09-29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