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孔子和老子 > 孔子的主张、活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8 题号:19556652
孔子至老年仍到处奔走宣扬礼乐之治,五十一岁时才开始在鲁国做官,可惜并未得到重用。从五十四岁到六十八岁,他又在外漂泊十四载。其间,孔子在各诸侯国一直积极求仕,推广礼乐文化,然而总是事与愿违。这反映出当时(     
A.孔子的思想严重脱离社会现实B.儒学社会影响极其有限
C.儒学不适应社会形势发展需要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丧失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阿南看到一则连环漫画,内容如下:
漫画中老爷爷的言论最接近下列哪一位学者的思想(   
A.孔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
2016-11-21更新 | 8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倾向于以“礼仁”为核心建立一个同西周王朝类似的等级秩序井然的国家,而荀子则倾向于以“礼法”为基础建立一个以封建君主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新型国家。这说明先秦儒学
A.强调恢复周礼B.成为主流思想
C.蕴含统一思想D.主张中央集权
2020-11-02更新 | 88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孔子坦言“吾从周”,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实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周道”。但是他在教育上却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学术下移。这一现象
A.是战国儒学发展的产物
B.体现了孔子毕生对社会平等的追求
C.是当时社会转型的反映
D.体现了崛起中的士阶层的政治诉求
2019-10-01更新 | 4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